当年上殿荐甘盘,夹日功成奏治安。今日江湖茅屋里,瓜棚豆畤病中看。
猜你喜欢
当年开府镇呼韩,顾盻能教敌胆寒。几度风饕兼雪酷,三彭竖子得摧残。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zhàn)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银塘:指清澈明净的池塘。且:尚,还。
杨万里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折山山下簇人烟,一似吴儿笑语喧。
始信烟脂溪水媚,木瓜分得也嫣然。
壶觞环坐绿阴中,数仞门墙一亩宫。池水浸空光敛滟,野山如画碧玲珑。
黑云急送催诗雨,白日凉生解愠风。愿得时平民物遂,不妨行乐与人同。
分险架长澜,斜梁控夕峦。宿云依岭断,初月入江寒。
缁化秦裘敝,尘惊汉策残。无言倦行旅,遥路属时难。
挂壁鸣琴久断弦,强反书帙本相便。词源顾我非流峡,藻思如君已掞天。
雨后西风日日颠,重裘犹自觉轻单。春寒秋热江南候,四月如何尚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