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鬓未斑,下滩归路落潮乾。
如今衰发三千丈,却趁潮平再上滩。
猜你喜欢
风烟百变无定态,缅想画人虚损心。卷箔槛前沙鸟散,
垂钩床下锦鳞沈。白云野寺凌晨磬,红树孤村遥夜砧。
此地四时抛不得,非唯盛暑事开襟。
晓发富春渚,暮望桐庐宿。江空寒水净,岸转云峰矗。
孤帆缅逶迤,霁景聊寓目。渺渺沙际村,浮烟霭丛木。
垂岩杞菊班,覆垄禾黍熟。兹方静无虞,生理见耕牧。
高贤涖行台,敷政况清肃。眷尔鸿雁居,幸脱豺虎毒。
沉忧正浩荡,且用慰心曲。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此诗的主旨,是颂扬、勉励房玄龄为国求贤。首句从反面落墨,用一“迥”字,表明房玄龄与“大液仙舟”距离甚远,其无暇游乐、无意求仙之意已见于言外。次句从正面着笔,点明他止忙于“引上才”,而“仙舟”之所以“迥”,也由此得到解释。三、四两句,以形象而有象征意味的笔墨写“引上才”的措施及其效果。唐王朝的京城长安四面都有“关”。如果闭关拒才,谁能进来?可是如今呢,天未破晓,不远千里而来的英雄豪杰已经驱车入关,向长安进发。这因为:雄鸡初唱,关门就早已为他们打开;而贤明的宰相,正在“西园”忙于援引他们呢!四句诗,写得兴会淋漓,其求贤望治之意,溢于言表。第四句,可能用了《史记·孟尝君传》函谷关鸡鸣始开的典故,但其中的“关”并不限于函谷关。从泛指的、象征的意义上理解,会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全诗的意境美。
东风庭户。红满桃花树。准拟踏青南陌路。双凤绣鞋新做。秋千月挂黄昏。画堂深掩朱门。立尽花阴归去,此时别是销魂。
门掩荒塘一径阴,公馀燕坐似云林。庭无俗客俱同调,酒有贤人合并斟。
业在千秋看授简,神交异地到携琴。眼前莫说升沉事,且喜词坛会赏音。
春满郊原水满堤。阴阴麦长菜花肥。丛丛蝴蝶斗香飞。
洒金泥。浪叠黄云望欲迷。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
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