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臣後,惟公奕世贤。
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
药石探奇字,芸香缉断编。
堂堂今不见,尘迹自依然。
猜你喜欢
事契从先世,姻联亦近亲。
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
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辚。
门阑可三戟,何止驷车云。
只隔罗衣不隔心,可怜同梦不同衾。多情少小虽珍重,只是幽期未许寻。
倾危花界总花神,谁计还丹与反真。难说玉皇惆怅事,分明羞杀月中人。
南来看月异常年,身在仙岩溪水边。名简帝心归想近,清歌莫惜杖头钱。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苔径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
楚龚胸中墨如水,零落江南发垂耳。文章汗马两无功,痛哭乾坤遽如此。
恨翁不到天子傍,阴风飒飒无辉光。翁也有笔同干将,貌取群怪驱不祥。
是心颇与馗相似,故遣麾斥如翁意。不然毕状吾将憎,区区白日胡为至?
嗟哉咸淳人不识,夜夜宫中吹玉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