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不为一醉期,忽焉一醉留者谁。
山川无言岂有意,阴与造物昌吾诗。
吾诗不受世促迫,亦不肯与人谐嬉。
鸢飞戾天鱼跃渊,动笔自有风月随。
我欲写时君莫问,君欲问时我不知。
此时此意有此乐,梅山□梅花开时,
为我痛饮而读之。
猜你喜欢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xiàn)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jiá)一千年。
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2、熊四智主编.中国饮食诗文大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01.第214页
3、宋金鼎著.李商隐诗今译[M].郑州:海燕出版社,2012.08.第132页
石榴: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
石榴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诗人盛赞了婀娜的榴枝、繁富的榴实、轻盈的榴膜、鲜丽的榴子,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然而尽管石榴比碧桃还要美丽娇艳,却也无法红颜“一千年”。《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榴”字凡四叠,分别写其枝、实、膜、子,突出了石榴的美艳,读来春风扑面,不独上下句复辞,联内亦复辞。“碧桃”联袂而出,深叹人间红颜易逝,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
在艺术特色上,此诗运用了复词重言的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此叶长相映”。有同句双步往复的,如“一夕南风一叶危”,“半留相送半迎归”。这种同句不同音步的重叠往复,又可以组成对仗的一联,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堂西畔桂堂东”;“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还有同联内前后一次单复的,“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还有同联前后蝉联的,如“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也有同一联前后句首尾衔顾,使回环增大,涵盖全联的,如“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惟独这《石榴》一首诗内多次连环回复,大小回环相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春花零落雁秋悲,已过流年二十期。有舌能忘坐鞯辱,无金莫怪下机迟。
世情冷热虽予问,人事升沈未汝知。何日上方容请剑,会乘风雨断鲸鲵。
底事遑遑不见容,秋来又见走西东。四时花月搜吟内,万里江山险阻中。
归去但应存舌在,愁来莫更笑途穷。从今贾马休谈咏,恐起霜天刮面风。
山侗谨劝,名利人人。只知富贵安身。岂悟吾门一著,出世根因。虎龙交驰凤阙,更无中、婴姹成亲。谁信道,并不忏凡俗,夫妇婚姻。金木三般问隔,用玄机斡运,混合成真。顿觉男儿怀孕,不神而神。性命不由天地,自心知、永占长春。神光灿,跨云归,参礼洞宾。
招提古迹蝶园中,物化都从佛化空。池水何缘含旧绿,岸枫犹自落残红。
茫茫湖海寰中客,栩栩江山梦里翁。吾辈寻春谈往事,昙花坐对冷帘栊。
叔夜擅风流,陶情水石幽。一春多中酒,几日不梳头。
对月移歌席,披烟弄钓舟。何时理棹去,同尔竹林游。
东湖来自东海涯,到山先拜梁溪祠。梁溪先生千载士,文章德业真吾师。
前公来时未有此,我归方浚吾泉水。此时此地复此泉,青眼相看更吾子。
草蔬一饭正愧予,野人忽馈深溪鱼。急烹入馔肥且硕,此事真合牵联书。
泉傍有台名点易,昔梦依稀尚能忆。高丘远海谪仙诗,歌对沧茫两无极。
平生知己主一翁,几回墓草经秋风。因之尚论文庄叶,遗录今谁问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