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相逢还一笑,杯盘草草自家风。
从人漫说侯鲭好,难与耆英菜味同。
猜你喜欢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
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辜负山中月与风,心无城市亦山中。
应嫌猿鹤天机浅,要与几行不肯同。
弟兄能有几人同,酒趣诗情冷淡中。
须记松梅满山雪,莫随桃李杏花风。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李方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而苍劲有致。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
李方膺也喜爱画风。他“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
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题画梅中这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体现出他对劳苦百姓的体恤之情。
短棹归来月满川,洞云多在水声边。悔将白日淹尘土,坐对青松阅岁年。
闲庭人静听寒砧,一片绿窗深闭。雨滴芭蕉风撼竹,作出暮秋天气。
橘绿橙黄,鲈肥蟹满,遥忆江乡味。故人何在,天涯有泪难寄。
回首联袂西园,踏青斗草,曲栏杆同倚。杜宇声声惊客梦,往事蓦教唤起。
玉笛慵吹,瑶琴罢抚,总是思君意。寸心千结,问君曾否知未。
酒阑还执手,之子擬归秦。
风雪过残岁,山川近早春。
久游诗思苦,远别柳条新。
后会知何日,空馀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