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喜东园见早梅,翻愁开早被风吹。珠钿满路无人惜,傲雪凌霜是北枝。
猜你喜欢
秋来望月如水犀,忽有香风鼻观吹。
遍寻不得见花面,若得见花敢轻贱。
徐徐步转墙角来,草色芊芊一径开。
俨然嘉树奠南服,环佩锵锵万圭绿。
阳艳多情不敢媒,平生偶与西风熟。
皇天清则土方真,耿耿谁如受命独。
三闾愁兮洞庭波,辛荪兰芷方并蓄。
只有淮南扫隐句,攀缘千古资膏馥。
希夷雅好异於是,万斛清香金一粟。
曜灵西征易侵寻,绿鬓朱颜不待人。
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
吟花弄叶何时足,年少须臾成老宿。
一根生意贵栽培,力到自然文郁郁。
君不见岩花独步秋叶中,穿天出月莫敢相过从。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jiē)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薄薄的云彩,飘浮在星空,把月亮遮住,又吐了出来;月光流动着,在我洁净的阶前,投下了一片阴影。
我与你分隔千里,明月照着我,也照着你,明月啊,你又怎知道,我每夜思恋的心情?
参考资料:
1、林冠群周济夫.欧阳修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3-5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1-32
夜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多描写思妇怨女的情怀。流影:形容月光清柔流动。
夜色沉沉,明月皎皎,透进了窗户,女子满腹牢愁,无法排遣,只好把目光投向空中的月亮。她看的时间很长,品味得很细,只见到一片浮云遮没了月亮,云飘过去了,月亮又露了出来;月光的影子,洒在窗前阶上,移动着。前两句是借月写人。中国古代的宫怨、闺思诗总喜欢写月亮,似乎唯有月亮,才能理解与陪伴孤凄的女子,才能衬托女子思夫的苦思,如李白的《长门怨》说:“夜悬明镜秋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这首诗也信手拈出望月,来写女子心理。诗在写月时,又把笔墨凝聚在写云上。一个“吐”字用得很形象,杜甫诗有“四更山吐月”(《月》)句,写月亮从山后出现,欧阳修演化成从云中穿出,更使人感到新鲜,下句写月影也恰到好处。这就是传统的“烘云托月”法,云写得越好,月亮也就越有神采。
三、四句具体写怀人。自谢庄《月赋》写出“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一名句后,用望月写怀人的作品大致都写人虽然分隔千里万里,但同在这明月照耀下,彼此思念的心意相同。如唐钱起《裴迪书斋望月》:“今夕遥天末,清辉几处愁。”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这些,也就是后来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欧阳修这首诗在写月后,故作转折,翻过一层,说这明月虽然照着相隔千里的我们,可你又何曾知道我每夜思念恋人的心;所思念的人,虽然同在月光照耀之下,又是否知道我的心呢?于是把思念之情更加深了一层,由一夜扩展到夜夜,同时把所思之人别离长久、没有音信的事也隐括其中,由爱、由思又透出了几分怨来。
官舍回深巷,频来识苑墙。
缓吟春草秀,静语晚卮香。
沙柳初藏鹊,溪云复满堂。
官桥红烛散,惊动宿鸳鸯。
礼年登七合投簪,况复衰颜病已侵。再疏陈情归待报,九重恩命愧难任。
崇阶进蹑尚书履,厚蓄何须季子金。林下清风贫亦乐,不忘忧国老臣心。
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
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
旅馆再经秋,心烦懒上楼。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骨肉凭书问,乡关托梦游。所嗟山郡酒,倾尽只添忧。
有佳人兮淑且良,早归名阀期寿康。宁知二十夫婿亡,百年之计失所望。
呼号擗踊重竹仿,忍将铁石为肝肠。葵心矢不背朝阳,孤灯独守甘居孀。
一生澹泊安其常,织纴纺绩恒不忘。采采蘋蘩奉烝尝,慇勤甘旨供姑嫜。
俭身不侈罗锦裳,对镜肯那浓施妆。凛然节操同冰霜,懿德可拟芝兰香。
年来两鬓已苍苍,恪全妇道名孔彰。华扁高题淑慎堂,哦诗令我增慨慷。
古来贞节称共姜,千载之下继其芳。会看褒典申朝章,斯堂百世流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