崒嵂荆南山,袁令葬其麓。
相传天赐棺,咄咄诳流俗。
令尝成兴梁,天报宜以福。
赐棺信荣矣,毕竟入鬼录。
珠官在岭南,锦官在巴蜀。
盐官兴铁官,登载粉简牍。
吾恐古有司,铸铜山之足。
后人讹承讹,官傍妄加木。
政须改铜官,大字鑱崖腹。
事有作俑者,并按王乔玉。
猜你喜欢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应须回舞袖,拂(fú)尽五松山。
我爱铜官山,这里乐无穷,住它千年也不想离开。
(应须 一作:要)我要天天长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
参考资料:
1、常秀峰.李白在安徽.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175页
铜官:铜官山,在今铜凌市,盛产铜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为中国有色金属矿的重要基地之一。铜官山矿历史悠久,唐以前就开采,唐时在此设置“铜官冶”、“铜官场”,铜官山由此而得名。拟:欲。未拟还:言留恋铜官山,不想离开。
(应须 一作:要)要须:需要,必当。
(应须一作:要)
这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但其间诗人思想情感高强度的抒发和艺术夸张手法的大胆使用让人们拍案叫“绝”。
“我爱铜官乐”,诗中首句就开门见山点出全诗主旨。这里诗人直抒胸臆,豪爽坦荡,用侠人直语引出诗人对铜陵深沉爱的情感,夸张之源正在于此。爱铜陵之情,诗人先从眷恋不舍之情写起——“千年未拟还”。“千年”从时间上极度夸张,引出了诗人对铜陵爱的延绵,从时间(数字)的夸张,引出情感的夸张,表现诗人情感的真挚。诗人置酒铜官山,宴饮谈笑,挥动象征壮志的长剑助兴,拂动帘大的衣袖歌舞长啸,使读者羡慕其乐。由宴饮歌舞之乐,诗人又用夸张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四两句即言诗人对铜官山欢宴之乐还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意,尚须一回舞袖,拂尽秀色可餐的五松山。五松山山秀木荣,山上岗峦泉洞、花草树木,不可能教“舞袖”“拂尽”,这是浪漫色彩行为的空间上的夸张,表现了诗人对铜陵山山水水的深情蜜意,“拂尽”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似水柔情。诗中用的两处夸张,方式虽属相同,皆属于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前者把时间往长处说,后者把空间往大处说),但细加斟酌,二者尚萌不同。前一夸张写得较虚较略,后一夸张写得较详较实,两者从时间、空间的不同角度烘云托月,在造成色彩强烈的艺术境界中,让诗人“我爱铜官乐“感情的积聚爆发。
由此可见,在抒情诗里,夸张能把诗人的情感强烈鲜明地抒发出来。夸张的“失真”和悖理,诗情的真实和感人,二者反映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差异和联系。而正如艺术真实离不开生活真实一样,夸张当然也离不开诗人郁积的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无此,夸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拨动读者情感共鸣的心弦。李白这首诗中夸张手法的成功就在于有雄厚的思想情感基础作后盾。
幽人何髣髴,乘化游丹溪。云裾佩琼璠,焱毂驷苍螭。
揉弄绿萝烟,蹀跇紫霞辉。薄言伫山椒,璨齿修羽仪。
高举谢尘寰,长揖答夷齐。
草长飞莺乱,波平睡鸭知。孤村春水夕阳时。流出桃花一片自然诗。
草庐亦已陋,有竹便堪留。疏处可通月,寒时易感秋。
烦嚣入夜静,空翠一庭流。羡尔多高致,悠然学子猷。
白发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
曾缘玉貌君王宠,准拟人看似旧时。
閒人无事娱心目,书画搜罗廿载足。模山范水抱幽独,嗜好欲除情转笃。
有客闻风千里来,索观秘笈宵分读。武彝巨卷抵兼金,白云粉本珍荆玉。
狂呼大笑称眼福,假我咏题墨缘续。尔无我诈我无猜,画肯借人期免俗。
岂知久假似荆州,季布谁真能一诺。兰亭旧遭萧翼赚,闭门谢客今膺服。
过眼烟云达者言,吾非达者怨中蓄。赵璧终图返自秦,望眼将穿何日复。
至宝由来不示人,缇袭从今深韫椟。云山无恙倘归来,独寐寤言矢弗告。
薄暮归来何所携,牡丹初剪半开时。浓香盛色俱堪爱,占得春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