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维摩老,长年法喜游。
苦心翻贝叶,痴坐写蝇头。
可是文园病,何堪杞国忧。
我知公健在,骨相合封侯。
猜你喜欢
花飞伤宿雨,山润照清晨。
念子经时卧,嗟予一味贫。
稍闻疏药饵,遐想整衣巾。
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平湖侵危台,天水相竞入。萦回古屿间,空阔众境集。
大邦屏东南,开府记百十。胜游虽日来,面势忍遗葺。
能声绍岂弟,敏政常暇给。喜闻栋梁新,甫见规模立。
横空眩藻丽,构迥愁嶪岌。居然心意会,似匪人谋及。
草树亦增华,神明非旧习。青凝夕霏翠,冷激回风湿。
去鸟指暝飞,潜鳞视幽蛰。达生贵夷旷,外物辞妄执。
皋壤正欣然,苍波仍可挹。虽云吏隐最,世复登贤急。
徒使棠树诗,千秋意相袭。
寒风动地至,有如穷冬时。居人不知感,客子深怀悲。
故山邈何许,倏忽半岁辞。行脚债未了,悠悠遂臻兹。
刍薪且弗给,更问裘褐为。
里奚非智士,公奇为忠臣。何期数载下,共沐新主恩。
入疆问贤守,高宴具前陈。忧馀发孤笑,痛定说酸辛。
晴祠拜舜日,愤惋吊荒坟。愿持精一学,献之重瞳君。
百丈孤支入道林,真如不动意难寻。
道人相见非来往,语默全彰亘古今。
近日庐陵亲得价,一时分付老婆心。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lǘ)。
南窗北牖(yǒu)挂明光,罗帷绮(qǐ)箔(bó)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yǎo)窕(tiǎo)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参考资料:1、《中国古典爱情诗歌选注》-张岗选注2011年第117页。
伯劳:鸟的一种,属雀形目,伯劳科。除西藏无记录外,遍布全国。黄姑:牵牛星。
发艳:艳光照人。闾【lǘ】:乡里。
牖:窗户。明光:阳光。绮箔:帷幔。
三春: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这首诗前两句是比:“伯劳”,亦称博劳,又名鵙,是一种健壮的益鸟。“黄姑”是河鼓的转音,即牵牛星。以东来西去的鵙与燕,以隔河相对的牵牛与织女,比喻彼此常常相见却不得相亲相近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句,是作者以诗中男子的立场,即目即事所作的实景描写:“对门居住的是谁家的女儿呀?那张笑脸和乌亮的头发照亮了整个儿闾里。那女儿容光焕发,无论她是站在南窗内还是北牖下,都想象似在那挂一个明亮的小太阳,且连那罗帐和细绫制的绣帘都溢散着脂粉的芳香。那姑娘年仅十五六岁,窈窕无双,面如美玉,堪称绝代佳人。“
诗的最后两句,是由此引起的兴叹:“哎,如此隔街相望下去,一旦那佳丽三春已暮,花从风落,岂不空留下一片可怜!那时她又将随何人而去?”
此诗以“实理实心”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少女的恋慕之情。肝胆剖露,不事浮饰。因而后来唱和者甚广:上起萧衍的儿子梁简文帝萧纲,下至唐代李暇,仅《乐府诗集》就以同名同题收列了十首之多。然而论起造诣,却无后来居上之感,大多不及萧衍这首朴实大方。
蜀路何迢递,怜君独去游。风烟连北虏,山水似东瓯。
九折盘荒坂,重江绕汉州。临邛一壶酒,能遣长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