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纷纷不觉尘,鸳鸯湖水解留人。乳浮香焙谁同试,蚁泛家篘分外淳。
禅寂久因师粲可,婚姻便可继朱陈。莫从旧路寻归梦,占取东篱采菊身。
猜你喜欢
观音妙智力,应感随缘度。
芝师访东坡,宁辞万里步。
道义偶相契,十年同去住。
行穷半世间,又欲浮杯渡。
我愿焚囊钵,不作陈俗具。
会取却归时,只是而今路。
容膝柴门觉易安,数椽喜枕寺东山。雁飞不到吾来此,燕亦知归客未还。
梦断霜钟年欲晏,愁听蛮鼓鬓先班。自公退食门长掩,未必邻僧似我闲。
十年朝马望前程,晚作琳宫物外人。彻骨清风真有韵,醉心常德本来淳。
新栽松菊开三径,旧检方书备六陈。不是诗翁形美颂,丹青难写自由身。
卒岁愔愔无地雪,三首新诗报明发。使君近作采石游,胜践传闻惊久缺。
亢阳便有欲雪意,和气先期振岩穴。想见旌旗锦绣张,如从元君朝北阙。
后携一老何奇哉,朱颜鹤发超尘埃。噭呼江上来席上,迤逦万古随云开。
骑鲸仙人不敢避,玉镜台郎俄复回。分明月下遇赏叹,将军新自天边来。
逡巡落笔轰春雷,落花乱点荒池台。沈埋蓁莽见一旦,名高此地真当才。
从来不许说前辈,寄声鱼鸟休惊猜。直疑乘槎叩月窟,又若登临望天台。
酒行已彻更须酌,醉倒宁辞无算杯。卓然一段极则事,遣我击节因谁催。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流莺(yīng)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jiā)辰长短是参差。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参考资料: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流莺:飞动的黄莺。相欺:相嘲笑。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嘉辰:美好的辰光。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小乔疑隔大江隈,铁锁横空鐍不开。争似莫愁双桨渡,轻舟容易送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