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促征鞍,别酒已沾醉。风威危破腊,雪意欲着地。
超然气类人,送我奄独至。悬知必如此,恐终欲弗类。
平生昧归宿,恍若得所诣。胡床十馀语,彷佛京口例。
此言固近俳,要之不无谓。觉梦犹在马,解鞍定何地。
百年谁见宰,一己乃许事。缱绻儿女情,回首端自愧。
猜你喜欢
凄其望云汉,旱饥何频年。
去岁秋后雨,沟壑仅少年。
春耕问菑畲,馌妇多嘉言。
夏耘喜优渥,驿驿生翠烟。
不雨亭几日,已复忧亏愆。
伤弓慨心事,过计乃不然。
风雷变俄顷,肤寸速九天。
夜坐听倾倒,朝起望渺绵。
时哉此甘霔,不后亦不先。
我无负郭资,墨突非所怜。
但原时丰登,有粟均里廛。
岁晚称寿觞,一笑生春妍。
彼苍其或者,副此心拳拳。
拜赐盈百室,敬诵良耜篇。
东风出地草纤纤,冬令重行咤转严。青帝新翻名玉戏,仙家旧酿有金盐。
画中蛱蝶飞盈座,笛里冰花落满檐。梓泽莫誇鲜韭美,篱边笋巳透春尖。
忆昔黄昏访老逋,小舟乘月渡西湖。暗香浮动人声寂,皓鹤飞来只影孤。
三年病不出,苔藓满藤鞋。倚壁看经坐,闻钟吃药斋。
茶烟熏杀竹,檐雨滴穿阶。无暇频相访,秋风寂寞怀。
每爱昭亭傍,清滩石可数。
两岸修竹林,孤城严晚鼓。
自辨越人言,难廋楚乡语。
郭门春聚船,江贾无多取。
山郡(jùn)逢春复乍晴,陂(bēi)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春天阴晴多变,此时突然放晴,阳光下的池塘里流出一股股清凉的泉水。
济南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称。春雪过后城南千佛山的山影映入城中,无处不赏心悦目。
参考资料:
1、李雁.新编高等中国语文.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84
山郡:指济南府。其城南多山,故称。陂塘:池塘,此处特指济南城中的大明湖。
郭边:即城下。词句谓城下人家临泉而居。半入城:济南城中有大明湖,千佛山在城南郊,山色倒映湖中,故称半入城。
前两句写济南初春雪后乍晴以及泉眼之多。“山郡逢春复乍晴”句,紧扣诗题,“山郡”点明济南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逢春”和“乍晴”是交待诗的具体形象所赖以产生的节候。续句“陂塘分出几泉清”,表现号称“泉城”的济南最典型的景色。济南城区,有七十二泉分布各处,春来冰雪消融,地下有充沛水源,于是处处泉眼都有清流汩汩涌出,泉水分流汇合城内城外,碧波荡漾,随地皆成陂塘。此句炼在“分”字,分而知泉眼之多,泉多水丰,故能形成陂塘池沼,这才成其为泉城。
后两句写大明湖清丽纯净的奇伟景象。“郭边万户皆临水”,是描写大明湖及趵突泉一带城区的特殊景观。在济南旧城的四沿(即诗所说的“郭边”)环绕着由珍珠泉、美蓉泉、王府池、趵突泉等七十二泉涌水所汇成的河流水域,其中北部的大明湖水域尤擅景观之胜,民户鳞次栉比,傍水而居,清流逶迤。房舍掩映,这是济南胜致。此句“临”字比较关键,它体现了泉水和居人自然地交织汇合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形成的美感。最后“雪后千峰半入城”句,是渲染春天乍降时,山郡济南所见。济南群山环绕,南有千佛山、四里山,北有卧牛山、华不注、鹊山等等,群山巍峙,层峦叠嶂,林木苍翠,钟灵毓秀。环城四顾,山色青冥,美不胜收。清人刘风诰有一联曾曰:“一城山色半城湖”,群山本不“入城”,因“雪后”看上去特别近,故有“千峰半入城”的错觉。比“一城山色”的写法,更有别趣。
这首七绝四句纯然写景,不露声色,景中饱含深情,情景交融,极富情致。无论是“逢春复乍晴”的好天气,还是潺潺而流的清泉,以及湖水中倒映的“雪后千峰”等,都包蕴着诗人对济南初春的审美喜悦,流荡着一种迷恋的情韵。
洛并机云入,山违求典寻。散花迷棣萼,听鸟怅鸰心。
吴越人天渺,齐梁岁月深。西堂何处梦,遥夜寄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