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以观士兮,集羲以为词。
所非正而敢从兮,日可罣而东之。
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繄圣贤之出处兮,惟遵道而守徳。
凤览辉而乃下兮,雏犹耻乎腐吓。
非九方之为使兮,夫何足以得马。
庐岑岑以镇楚兮,汹大江之东涹。
分阴阳之晦明兮,钟斯人以正直。
惟天道与地宝兮,非所求其犹爱。
与之全而不用兮,怀斯美以固在。
大固不可以适兮,方固不可以圆。
试回功谢于土谷兮,夫乃同道于禹稷。
譬人生犹吹吷兮,无得丧之可齐。
纷吾何指以为正兮,服吾初其庶几。
猜你喜欢
柳凹放出一山来,堂闯秋壶恰剪裁。
门冷和他公事少,吟清添我宦情灰。
非无景物皆天与,只许梅花带雪开。
泉石相辉忻自赏,不知省得几尘埃。
阿呵呵,也大奇,折臂脩罗舞柘枝。急如闪电,疾如飞毛,■翣眼迷痴,得便宜是落便宜。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dī)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zhú)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参考资料:
1、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9-30
2、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2-34
3、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11-213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角声:号角之声。角,古乐器名。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京口:今江苏镇江。鄂本、汤本均作“西陵”。度:雪本作“渡”,误。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边两星。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关于此词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有很大分歧。许多学者认为是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开头三句,女主人公倚楼望远,眼见海月初升,耳听城上角声呜咽。这里暗写一个“思”字;“角声呜咽”,烘托出愁情。接着三句,触景生情,由近而远分别写到堤柳拂动,烟岛朦胧,征雁两行,层次井然,景中寓情,尤其是“两行征雁飞”一句,寓当初分手情景,写此时悠悠离情,蕴籍含蓄,颇为人称道。
下片镜头变换,转写游子欲归,以从对方写来的方法来升华思妇的感情。换头三句,从虚处落笔,以虚写实,更见主人公此时离愁之深,相思之苦。“路”“渡”等词,显示了游子思归的心意,日夜兼程,特别是“正是芳菲欲度”句,点明时候已经是暮春,良辰美景难再。末三句亦写从夜到晓,是游子所见所闻,从银烛孤照到村落鸡啼,表明旅途的广阔与清凄,也写出了游子的孤寂与思亲情绪。最后以景结情,韵味深长。
整首词写主人公的怀远深情,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从旁处托出,层次分明,意境深沉。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词属于羁旅行役词,纯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而非类型化的代言体。全篇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闺情词不同。
将秋尚夏,月娟云巧。更湛碧、星河清渺。女牛相别动经年,弟未识、离踪多少。
凭栏拟听,鸾笙韵杳。想又为、明朝秋早。他时有分到瑶池,记问取、桥边乌鸟。
水月皆内景,入秋倍清晖。
世无善观者,滔滔吾谁归。
不识不知,无声无臭,名曰希微。只道个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几。闻法闻经,说禅说道,执象泥文都属非。君还悟,这平常日用,总是玄机。仍凭决烈行持。把四象五行收拾归。会两仪妙合,三元辐辏,一灵不昧,万化皈依。精气凝神,缘情返性,迸出蟾光遍界辉。形神妙,向太虚之外,独露巍巍。
石粼粼,草斑斑,边城五月如秋寒。
渺渺平沙几千里,天风吹暗燕然山。
燕然山下临大虏,旁有两人相对语,握手长叹泪如雨。
一人自言出门时,床头妻子牵衣啼。
桁上无襦釜无糜,君今早出何时归?且复牴泪一慰之,投
剑仰天自叹欷。
朝役镇城南,暮抵镇城下。
闻说派尖丁,复道散夷马。
已知饥寒弃原野,仓皇骨肉忍相舍。
一人欲语还嗫嚅,回头看有行人无。
一从互市不备胡,但备将军营内呼。
营内呼,何时已,君亦大从容,复欲念妻子。
奔走无小休,何暇问生死。
中夜归来且自喜,宁知明日复尔尔。
丈夫生死会有时,恨不一死骄胡垒。
仓卒有语难具陈,不敢久立当通津。
夜来同望关山月,应照关前洒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