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蓑常恨此盟寒,两岁珍庖屡入盘。细雨春江从此逝,不应犹弃季鹰官。
猜你喜欢
水没春江不见沙,河鲀吹絮荻生芽。平生所欠但一死,可更杯中论镆邪。
一饱欣然下箸馀,庾郎鲑菜复何须。当时献纳堪怜许,只解区区说䱥鱼。
近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不堪花落花开处,况是江南江北人。薄宦龙钟心懒慢,故山寥落水奫沦。缘君爱我疵瑕少,愿窃仁风寄老身。
苍茫山口月西沈,潇洒新秋院落深。
雨滴梧桐河汉淡,梦回犹记少年心。
旅骑出平原,钲铙遍野喧。接里开都邑,连车驻小门。
稻车回故坞,猎马转新村。古碑空戴石,山龛未上幡。
所言春不至,未有桃花源。
隔年寒力冻芳尘,勒住东风寂莫滨。
只管苦吟三尺雪,那知迟把一枝春。
灯烘画阁香犹冷,汤暖铜瓶玉尚皴。
花定有情堪索笑,自怜无术唤真真。
一去二三里,烟(yān)村四五家。
亭(tíng)台六七座,八九十枝(zhī)花。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参考资料:
1、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艾尼.《新手妈妈育儿图典》: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第93页
去:指距离。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