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与君游,相过江水傍。翩翩俱少年,满镜青丝长。
别来二十载,四海一战场。物色到朋旧,十客八九亡。
今年好时节,匹马不犯疆。将军锁金甲,万玉朝明堂。
长安人海中,衮衮逢此郎。惊视久乃识,两帽俱垂霜。
抚事念晼晚,含凄各酸伤。便当呼醽醁,暖热浇中肠。
我笑谓君言,语离且勿忙。人生如水凫,相值不可常。
况此秋物佳,草木交青黄。与君着只屐,尚可相扶将。
愿言迟明发,历井升南冈。
猜你喜欢
玉钩栏下寒泉水,金辘轳边影照人。此水今为九泉路,数枝花照数堆尘。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田田:水草叶漂浮貌。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得地:唐人口语,谓得其所。
这首诗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和感叹,同时也起到转折的作用——“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第十一句和十二局借物抒情,“”生存的地点不是好地方,表达白居易对现状和当下环境的不满。
第十三句和十四句则其到衬托的作用,也是借物抒情的笔法,用莲花曾经在溪中的美好时光表达自己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感觉自己与莲花命运相同。
制诏行闻降紫泥,簪花且醉玉东西。
羌人谁谓多筹策,止有黔驴技一蹄。
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薄薄初阳晓雾披,庭萱再见似相知。月临仲夏才三日,风折今年第一枝。
蘤剪兼金黄灼烁,干瑳圆玉碧参差。韶华来岁应如旧,知在何州记此时。
罨画溪头秋水多,红妆百叠剪青罗。醉后遍题莲叶句,兰舟翻入女儿歌。
露井坐三更,无数幽辉印水精。忽地流将深竹去,身轻。
却把深闺绣幔萦。
惆怅记前生,鸳瓦曾经弄月明。閒话江都隋炀帝,含情。
扇亸轻罗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