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谁不负归田,炊玉尝新喜欲颠。
乞我一年横短笛,太平有象是丰年。
猜你喜欢
蹄豚盂酒祝瓯窭,一饱人间百事休。
已约山妻同野饭,今年又胜去年秋。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gēng)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hàn)。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有一个)姓刘的一个人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善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者:......的人。昼:白天。耕:耕种。竟年:终年,一年到头。如:像。是:代词,这样。贫:贫穷。辄:就。相:代“贫困者”。济:救助,帮助。偶:偶尔。以:把。遗:赠送。之:代词,代“无衣者”。憾:怨恨。咸:皆,全,都。称:称赞。然:然而。诫:告诫。与:与,偕同之意。为:做。善:好,好的,善良的。
世间猫捕鼠,谁知鼠捕猫。会得个中意,何须面壁劳。
太平何用刘蕡策,错比刘蕡更惘然。久病本如疲乏马,不耕况是下中田。
重修破网鱼终羡,再补荒天月定圆。寄语仲连休念我,梅花三径近安眠。
翠合葵阴夕照斜,溪潮初缩见琼沙。三间老屋寂无主,几树野梅寒有花。
耽酒纵能娱岁月,参禅何遽住烟霞。苍茫独立频搔首,风撼枯杨起暮鸦。
侵晨书吉向门楣,愿得新正事事宜。手把屠苏揩睡眼,灯前吟足隔年诗。
宿霭藏飞观,晨霞幌绣甍。锦帏人未起,珠树鹊先惊。
炉暖香初烬,窗幽烛尚明。更开花上露,妆泪斗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