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猜你喜欢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gāo)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ǒu)丝风。家在五湖东。
篙:竹篙。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耐:宜,适宜。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五湖:指太湖。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
浓横半岭白,淡扫数峰青。
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
吾泓不孤杀,天赐碧瑶屏。
徐夫子,能谈经。不学俗儒事章句,白首役役劳骸形。
我尝洗耳听其说,寒泉漱玉声珑玲。十年茅塞一朝拔,四体自豫神安宁。
交游得君已恨晚,历阳几日同醉醒。新诗百韵忽赠我,满纸落落排明星。
使我目睛眩,又若遭雷霆。自愧久灭没,安足烦褒称。
李翰林,杜工部,格新句老无今古。我驱弱力谩继之,发词寄兴良辛苦。
几欲攀天门,击天鼓,女娲有志终难补。低头帖耳逐驽骀,倒着青衫走尘土。
东风吹破江头春,绿杨红杏能笑人。狂来且尽一壶酒,世无贺老谁相亲。
君今别我又远适,锦帆千丈迷空碧。飘然去意凌昆崙,自古雄豪少知识。
我亦从今不复言,静看澄江浸寒璧。
耻作池中物,春风护去樯;身原关治乱,迹不碍行藏。
碧水连云驶,丹心向日将;翠华今渐近,攀附即飞翔。
世人徒爱马,不解与马知。长鸣倦刍秣,力殚翻箠之。
饲以玉山禾,饮彼清泠池。龙性复矫矫,始知真权奇。
荷君剪拂君门里,厮养年深亦知己。感激羞怀伏枥恩,常思一日行千里。
宏博坊前望溪曲,沙平岸涧水深绿。孤舟妥帖若乘槎,短棹咿哑如转毂。
行□憧憧风雨忙,济川滚滚流泽长。谁谓江河渺空阔,半篙一苇俱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