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罢清阴转绿槐,露芽珍赐下银台。品高迥压仙人掌,味绝堪名瑞草魁。
分贶虽从稽古出,看题知自迩英来。晴窗碾试供诗社,先听声轰万壑雷。
猜你喜欢
见说金台一盍簪,偶经花县更论心。要知礼下诚吾事,须识劳谦是乃箴。
寂寂空山里,春和草自芳。隔溪人不见,髣髴唤刘郎。
客心千里倦(juàn),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
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
参考资料:
1、钟江南编著.唐宋诗词注释: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1:第94页
倦:厌烦,疲倦。春事:春天的景物。
落花:落花的寓意很多,凋谢的花朵,人衰老飘零。
前两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先透过春日已归而人犹滞留不归,把王勃为客在外的心神写得神伤情悴。“春事一朝归”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来比喻为客羁留在外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年。至于“客心千里倦”一句,则是用来强调远在千里为客的神伤情悴,“倦”字原来是厌倦之意,对于远在千里为客感到厌倦,所以觉得神伤情悴。长久因为远在千里作客不得归而神伤的情怀,在眼见春日一朝而归的情景对比下,心灵自然显得益加憔悴恍惚。
后两句“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则是写出春日重回,春花重开又谢,但是作者羁留在外为客的情况,根本没有改变。“重见落花飞”一句,充分把王勃心中为客,千里外度日如年的心思表达出来。此诗起笔壮阔而有劲,文字修辞平淡而情感深厚,意境的表达十分浑厚,已具有盛唐诗的雏形了。
这首《羁春》诗与作者另外一首诗作《山中》诗的韵脚完全相同,而且两诗抒写的都是客愁旅思,但写诗的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因此,两诗的情虽同而景则异:《山中》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秋风起、黄叶飞的景色;《羁春》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春事了、落花飞的景色。两诗的写法也有不同之处,在这首《羁春》诗中,情与景却是交错出现、杂揉在一起。应当说,《羁春》诗的艺术成就是不及《山中》诗的。相比之下,《山中》诗的笔墨较劲健,意象较浑成,句格也较成熟;《羁春》诗则略嫌柔弱显露,而且是一首失粘的律绝。但是,两诗合参,彰显作者的羁旅之情。
仙人有宫号储福,藏在千山万山曲。翠微高下压檐楹,重叠堆峰三十六。
江有水兮水有波,龙鱼帖息兮风日美和。望青山兮如眉而蛾,抚佳木兮以婆娑。
忽忽颓芳年,摇摇寄行役。寝兴劳形神,鬓发玄已白。
惊风响庭树,忧思日常积。梦魂清夜归,彷佛旧乡邑。
青松在园田,桑柘荫庐室。飞鸟云际还,牛羊下来夕。
澄湖淡微波,秋山有佳色。鸡犬杂比邻,墟烟霭阡陌。
怡怡兄弟情,凄凄丘陇侧。伐木逄行歌,仆夫候马立。
临流濯长缨,挂冠坐磐石。似慰平生欢,觉来异畴昔。
百年如转蓬,万物乃遗舄。天命良在兹,勿得云得失。
环堤风涨雨溪深,半岭云飞一院阴。
三径定回俗士驾,百年今见故人心。
时危天地烽尘满,岁晚江湖客病侵。
他日青云各回首,向来黄阁子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