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进角马足。
过关验齿出天衢,入关未掩绕日轴。
十骥并驱纵来往,一将折箠制起伏。
击前叠后看腾骧,避堑守狭良局促。
缓时秘若出门殿,妙处正须蚁封逐。
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
障泥在前解则行,杜蘅可采带宜速。
莫疑檀溪坠三丈,终使青云成一蹴。
吾家款段乃如狗,敢上夷涂陪骥騄。
但能书与尾而五,未免以策数曰六。
归欤秋满华山阳,苘麦倍收连苜蓿。
猜你喜欢
旧约已汤饼,新欢仍碧香。
小闲障日手,同憩卧云庄。
群彦矢复沓,老夫诗在囊。
蔬畦暝晚色,野兴为谁长。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jīn)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参考资料:
1、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4-125
2、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137-138
助人悲:人本已伤别,烟雨荒凉更加重这种悲伤。
春风沙际绿:春风吹拂,沙边草青。一如:一切都像。汝:吴氏女子。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也是一位有丰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他这首借送弟兼寄女儿的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兄长、一个父亲对亲人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实是写给女儿的,是为了送弟的缘故,来到龙安江边,触景生情,想起女儿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不由得再次泪下沾衣。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与父母的关系就疏远了,骨肉分别,给父亲的心灵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别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亲如此真实地表露对女儿出嫁的种种无可名状的心态,王安石却深切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平凡的父亲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说来到江边送弟,同样的荒烟凉雨,同样的骨肉分离,这种场面又一次经历,怎不让人泪下沾衣。诗人说“泪下”而又“不自知”,正写出了站在江边遥望亲人远去时痴凝的神态,其中感情深厚沉郁。后两句说,除了春风吹绿了沙滩这一点与当年不同,一切都和当年送你出嫁时是一样的让人伤感。而“除却”一句又特巧妙,把春来草绿、凄迷伤情的景色特点反而加强了,风物一如往日,而今亲人却各自东西,心里必会伤怀和感慨。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罗浮四百奇峰,排闼送青入座。非关我爱名山,名山自来亲我。
昔别青梅酸,今来黄叶堕。
叶随却归根,窗隙见驹过。
大巧亦自然,小智空琐琐。
一言取封侯,千金贾奇祸。
达人知倚伏,去就无不可。
天公亦可为,妙用正在我。
早岁登龙气吐虹。花砖红采映青葱。西昆纶綍都经手,东壁图书尽在胸。
惊退鹢,悔雕虫。烟波万里一丝风。桃夭杏艳村醪嫩,方丈蓬莱是此中。
自笑初无作吏能,却因作吏远诗朋。
与君交讯欠逢雁,知我怀人独是僧。
客枕梦残听夜雨,乡心愁绝对秋灯。
何时岁老梅花下,石鼎分茶共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