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历隆兴记,张罗猎钜公。斗南人杰用,塞北马群空。
紫橐论思绩,黄扉造化功。祇今收实效,四海畅淳风。
猜你喜欢
里仁巾几寂,遗懿满瞻听。
济美珪璋质,流芳琬琰铭。
纸灰霏似雪,卷泣洒将冰。
念念存伽释,超超拔九冥。
云庄风榭对东西,清暑光阴近竹迷。
一斗正缘诗兴尽,两眉休为客愁低。
披开豹雾寻陈迹,扫尽蛛尘看旧题。
健往莫愁骑马滑,阑珊梅雨不成泥。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qú)塘。
青枫(fēng)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瞿塘:即瞿塘峡,险峻为三峡之首。
孤舟客:作者自指。
竹枝词本为民歌,大抵唐人所写多为儿女柔情,或离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题外,多歌咏风俗人情。这首竹枝词为作者舟过瞿塘峡的旅思之作。长江三峡凄清冷峻自古闻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作者此时孤舟过峡,眼见秋草荒芜,寒月当空,冷烟萦绕,峡深流急,令人胆寒心悸。作者在此“实话实说”,倒跳出了前人窠臼。这样写来更见出瞿塘峡之险,“断肠”并非是凄厉的猿声,而是这阴森恐怖的江峡,江峡之险才是令人“断肠”的真正原因。
几度乘秋阅岁华,瑾瑜曾共惜微瑕。腾蛟未破南溟浪,试马先看上苑花。
庾岭烟开迎客旆,粤江春暖泛仙槎。青萍长价应千倍,紫气还瞻耀晚霞。
今无寻师重趼,古有求人宿舂。道在青牛关外,经来白马寺中。
云意生阴晚不收,西风疏雨一江秋。画图忽上阑干角,隐隐平湾转钓舟。
客吴十五载,始上灵岩山。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閒。
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