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先须班马政,蓄储专以备兵戎。近来贵室豪家子,金勒雕鞍纵侈风。
猜你喜欢
大禹卑宫自一身,能令四海叙彝伦。雕墙峻宇垂丕训,更有遗风及后人。
设牧端因飨鬼神,大亨亦为养贤人。抡材祈福缘何事,只为苍生不为身。
晋帝当时自不君,却将步障助骄臣。石崇不为绿珠死,天谴穷奢故殡身。
越主投醪仇可报,商家沈酗自相攻。的知此物难多饮,只为邦家作礼容。
异物丛珍品最高,此心不可动纤毫。西戎慕义陈方物,太保犹先作旅獒。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閒携鸠杖出林皋,几伴同穿鹤氅袍。野兴为耽山水趣,道情犹带酒诗豪。
禅关僧结缘中果,仙路人看洞口桃。邂逅更逢流水客,弦声松下泻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