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成都来,春风掀竹笠。
自云十五年,参学事未毕。
得钱买小舟,湖南寻佛日。
胸中有此老,如饭不下嗌。
誓竭牛马走,往供薪水役。
傥谐一大事,归来卧蓬荜。
此老吾所闻,机用飞霹雳。
高提倚天剑,万里无行迹。
师欲婴其锋,意气真绝出。
巫峡柁声转,湘江帆影急。
行矣毋滞淫,坐夏犹可及。
寄语花药市,为我留一席。
猜你喜欢
江碧鸟逾(yú)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碧绿的江水把乌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
参考资料:
1、邓绍基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
2、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
逾:就是愈,更加的意思。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何日:什么时候。归年:回去的时候。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边关十月朔风起,吹冰夜合滹沱水。极望阴云冻不飞,白草黄砂连万里。
久戍征人马少肥,祁连山下雁鸿稀。闺中少妇无消息,节过寒霜未授衣。
胡笳断续声凄咽,一听一回魂欲绝。幕府朝朝奏羽书,戍楼夜夜披金铁。
更值匈奴数犯疆,缘边烽火接长杨。孤军度碛行还蹶,万马嘶风起复僵。
蓟门城外君恩远,蓟门城中春光满。侯家韎韐紫貂轻,戚里氍毹绣凤煖。
紫貂绣凤岂知寒,霜威不到画栏干。谁念征人凄堕指,长嗟生入玉关难。
上将提军先作忾,挟纩投醪多猛士。筹边圣主正宵衣,内帑金钱应早赐。
重阳啼别妾悲秋,迢递秋心寄远愁。天际纸鸢吹断线,回头空忆此风流。
入眼千峰翠作堆,喜寻龙雁窟中来。半崖有日飞晴雪,一壑无云吼怒雷。
驻锡已知尊者意,挥毫空想谪仙才。忘归亭下忘归客,手弄潺湲坐碧苔。
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鲁叟不言命,楚人空问天。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圣主下龙章,将军入凤阳。地盘淮海壮,天拥汉陵长。
棨戟新开府,威名古辟疆。卜年元万世,王道是金汤。
四傍山色青环郭,八面波光练抹坤。
天造居然成别墅,帝招未肯入修门。
爱莲岂欲希周子,起蕝终难滞叔孙。
介甫争墩人已笑,老夫安敢又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