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璎珞作新装,万蘤匀开细细香。
好是花时最清绝,月明珠露夜初长。
猜你喜欢
琼林玉女职司花,装缀珠玑泣露华。
妙手有神俄点化,灵根何日下天涯。
得得篮舆蹑紫烟,青山买断不劳钱。
孤峰峭耸云间柱,大涤深藏洞里天。
一派飞泉成舞翠,千寻秀石屡来贤。
上方犹有奇观在,更欲扪萝到绝巅。
寺下长江澹不流,寺边秋色拥行舟。裘非紫绮劳相问,会有青樽慰远游。
伐荻此时聊晤语,班荆何日重淹留。悬知后夜遥相忆,雪满苍山月满楼。
远梦归华顶,扁(piān)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寒蔬: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禅床:坐禅之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首联“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中的“扁舟”直接地将天台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背岳阳”点明了天台僧人的离去,即乘坐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驶去,此处即交代出了诗人与天台僧送别的地点,又饱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赠别之情。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坐禅两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僧人清心寡欲与孤寒清寂。颈联“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随,更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萦绕。这句中,一个“孤”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尾联“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比。
急雨来排难,馀蒸顿解严。时蜩鸣露柳,客燕度风帘。
屈指秋无几,安心气自恬。夜凉都不寐,落月莹虚檐。
圣轨穷寰海,时髦凑京师。擢上符鸿运,笺名标四陲。
赤墀倚历阶,青云平蹑梯。况我同升友,分好比连枝。
辉辉鸳鹭群,皎皎霜雪姿。三会礼益勤,申章言岂私。
操翰准前古,杼猷震当时。夷险或殊遘,志义匪或亏。
拔十望逾五,得人榜多谁。策足途方修,委身分所宜。
勖哉龙门客,无弃朽钝为。
我屋来西圃,轮蹄二里遥。晚风收菡萏,秋雨长芭蕉。
有酒容开口,无官免折腰。柴门莫坚闭,恐负野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