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论交旧,黄冠独此人。诚全知俗薄,语直见情亲。
上馆钟鱼在,空坛月露新。如今入山去,行处是悲辛。
猜你喜欢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qī)。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yú)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sào)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拂晓的月亮从天空坠下,夜空云雾已经微淡,默默无语倚在枕上。梦醒仍恋芳草绵绵,雁声消失遥远天边。
啼晓的黄莺散,零落的飞花乱,只留下寂寞画堂深深院。任落红遍地休扫它,留待跳舞人回当地毯。
参考资料:
1、蒋方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8-120
2、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39
3、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78
坠:落下。微:疏淡。欹:斜倚。
馀花:馀即余,残花。埽:扫去。尽从伊:这里指全由落花,任凭它飘落一地。
李煜为南唐末代国君,虽不通为政之道,却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皆妙,尤以词的成就。此词抒发春天的思念之情,写得悠然深远、余味无穷。上片“梦回”二字交待词人情感之引起,下片借场景继续抒写思念之情。这首词是其软禁生涯的泣血之作。
词的上片写彻夜梦思的情状与伊人消息沉沉。这汹涌而来的思念,大抵是多日以来早在心理埋好伏线,以至于入梦时,李煜也舍不得将其丢掷一旁,多情伤别,梦寐萦怀,然而梦中究竟有多少字,他只字未提。“晓月坠,宿云微”,这两句对偶,描写晓月西沉,暮云渐上,一片祥和之色与梦回后的惆怅。这种气氛使得词人便更加思念远方的人,不知不觉魂归梦中,情思悠悠,伊人之芳香弥漫在词人整个心中,在梦乡里,只见雁影在苍宇之间渐飞渐远,却没有带来任何音信,词人因此伤感。而《清平乐》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与“雁声稀”、“芳草”相印证,意趣更加明晰。这两句,扩大了空间,增强了离恨,心情尤觉不宁,所以只得频频欹枕,默默无言。上片坠月余辉、微云抹岫与梦里残痕、天边芳草暗相融洽,使人感到曲折深邃,缥缈汪洋。
下片描写冷静堂院与词人的寂寞与伤感。“啼莺散,馀花乱。”莺散花落,春天也即将逝去;雁声稀少,啼莺也纷纷振翅而去,似有别处风光更加迷人,总会比这残花乱舞的寂寞画堂增添几分生气。“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词人不扫落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要留给欢爱的人看看,好花到了这个地步十分可惜,来引起她的警惕;第二是要让欢爱的人明白,惜花之人对此又是多么难堪,来引起她的怜惜。总之,希望从这里来感动她。秋色已尽,想必伊人也要赶快归来,以后不再远离,道来简单,意味却是深长,因为这正是大周后去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李煜是独自度过。在这寂静之中,陪伴词人的只有寂寞,只能凭空怀念当年一幕令人心旌神摇的风景。可惜李煜自己格外清楚,他思念的大周后,是不会再回来了,将逝的春景、已经逝去的美人,终究只是一场梦,无法挽回。陆淞《瑞鹤仙》词中有这么一段:“阳台路迥(一作‘远’),云梦雨,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说的很透辟,这两者虽怀念对象不同,表达男女间的心情,正可互相印证。
这首词在“晓月”“宿云”“芳草“雁”“莺”“花”“片红”等密丽意象中,融入词人的“闺阁”之思,将寂寞深情表现的伤感而优美.
昨夜微霜著草斑,胡云吹雁断天山。几人列戍屯沙漠,何处砧声度玉关。
落日风萧笳万户,寒闺天尽月初弯。可怜挟纩新恩重,极目长缨奏凯还。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竹炉烟袅微茫。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
春酲未析三更后。橙片切、莼丝糅。食品厨娘偏解斗。
滑应凝盌,松难胜齿,几瓣嫣红透。
金刀小向霜天剖。越衬出、春纤消瘦。捧处红糟先欲溜。
小姬无语,老饕狂叫,把与梅同嗅。
中酒心情,拆棉时节,瞢腾刚送春归。一亩池塘,绿阴浓触帘衣。
柳花搅乱晴晖。更画梁、玉剪交飞。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
惆怅移时。镇无聊、搯损蔷薇。许谁知。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清辰采菊东山阳,紫茎绿叶垂幽芳。世人贵薏贱真菊,弃置在野容堪伤。
萧敷艾荣苦迫压,谁复过问荒丘旁?秋霜杀物百卉死,若抱晚节天为彰。
空山无人蔚深秀,正色独得中央黄。流传伪种世竞采,柴色夺正工时妆。
此花隐逸应鲜识,山中开并神芝光。我生于时得秋气,独寡时好成清狂。
黄金照耀忽满谷,采撷宁使英华藏。度阡越陌野则获,烟萸露柏珍同囊。
贵之为宝贱则草,齐东野语非吾诳。要之摧折世俗手,毋如老死荒山荒。
吁嗟乎!故园有菊看不得,开傍战场空太息。采花酿酒强作欢,共保风尘好颜色。
绝顶轩窗纳晚晡,下方灯火听钟鱼。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