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雅趣耽幽癖,住近云山第几家。
夜雨暗添原上草,春风晴入路旁花。
词严自可驱蛟鳄,德厚何妨看蝮蛇。
珍重先生宜寿考,故应吾道有光华。
猜你喜欢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九霄路上辞朝客,
四皓丛中作少年。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前四句叙述辛大,后四句叙述自己。南方的辛居士,要回家乡去了。他空有“济川”之心,而没有发挥“调鼎”之用。信佛教而不出家的称为居士。“济川”,在这里也是求官的比喻。“调鼎”本来是宰相的职责,这里用来比喻做官。这两句诗,写得很堂皇,说穿了,只是说;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可是竟没有到手。有人把“济川心”讲做“救世济民的心”,未免抬得太高了。
后半首说自己也是一个“忘机者”,家园也在汉水边上,因为听说你要回家去,所以从远地寄这首诗给你,以表慰问之情。“忘机者”是忘却了一切求名求利、勾心斗角的机心的人。这是高尚的比喻,事实上是指那些在功名道路上的失败者。《诗经·邶风》有一首诗,题名《式微》。有一个黎国的诸侯,失去了政权,寄居在卫国。他的臣子做了这首诗,劝他回去。“式微”的意义是很微贱。亡国之君,流落在外,是微贱之至的人。孟浩然说这首诗是“式微吟”,是鼓励辛大回家乡的意思。这个辛大,想必也是一位落第进士,和孟浩然一样的失意人物。所以这首送别诗,没有惜别之意,而表达了自己的式微之感,从而抒写了自己的乡愁。古典文学中用“式微”一词,相当于现在的“没落”。“式馓吟”就是“没落之歌”。
书向愁边著,诗添病后吟。
不成千古事,空费一生心。
华发江湖晚,青灯风云深。
钟期那可铸,斋网断纹琴。
风光开旧眼。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楼台竞装点。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湘弦楚管。动香风、旌旗影转。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
争看。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嬉游意,未容懒。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
京华席煖便还乡,不论岍歧道路长。郊薮凤麟宁易得,朝家罗网正高张。
池瑭在处频生梦,风雨今宵且对床。闻道年来富吟咏,几多诗卷墨花香。
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
公子綵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
犹忆秋夏读书,春冬射猎,泥水谯南地。转眼寒烟萦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贺六浑来,韩擒虎去,苑树都如荠。论人成败,世间何限馀子。
百尺寒松老干枯,韦郎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天吴紫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