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无堪合退休,伊川久巳得菟裘。如今又上长安道,好被青山笑白头。
猜你喜欢
玉棺来九天,凫舄掩穷泉。芜没池塘屿,凄凉翰墨筵。短期存大梦,旧好委浮烟。我有幽兰曲,因君遂绝弦。
独坐面萍池,微凉汎碧漪。意缘多病懒,诗是苦吟迟。
孤柳风难定,丛篁雨不欹。萧閒此中趣,未信鬓如丝。
西风不动楚波凉,倒浸征鸿带夕阳。云母屏间筝列柱,水晶宫里字成行。
纷如鹊映银河面,孤似鸾窥宝镜光。几见芦汀飞起处,冷涵数点在清湘。
男儿好横行,横行自身乐。那见摩天鹞,结伴寻鸟雀。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南薰早动舜琴谣。端为熊罴梦兆。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天风从此上扶摇。回首不劳耕钓。
满斟绿醑(xǔ)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斟满淡绿色的美酒,请您再住几日,不要就这样匆匆离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离愁别绪,一分又充满了凄风苦雨。
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明年牡丹盛开的时候,不知我们会在哪里相逢?
参考资料:
1、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29.
2、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636.
绿醑:即绿色的美酒。
几许:犹言多少。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全词以别易会难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
开篇写作者满斟绿色的美酒,劝友人暂留,且不要匆匆归去。继而,词中又写作者纵酒高歌,劝友人钧,切切絮絮倾诉离情。这里,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离别图:阳春佳月,风雨凄凄,离愁万绪,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
这里写“风雨”,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作者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苏轼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大约即是从此处脱胎。
上片,由举杯挽留写到离别情怀,由外部行动而至内心感情,多为顺笔。下片则转折颇多。过片“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花开”句,用韩偓《谪仙怨》“花开花谢相思”句意,但作者只写“花开花谢”而不说“相思”,实际上“相思”已包容上片的离愁别绪之中。“都来几许”,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的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亦暗寓其中。这两句深化了上片的离愁。但作者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现出作者开朗豁达的胸怀。可是一想到别易会难,明年此际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
阿谁栽汝来几时,轮囷拥肿苍虬姿。鳞皴百怪雄牙髭,拿空夭矫蟠枯枝。
疑是秘魔嵓中老慵物,旱火烧天鞭不出。睡中失却照海珠,羞入黄泉蜕其骨。
石钳沙锢汗且僵,埋头卧角政摧藏。试与摩挲定何似,怒我枨触须髯张。
壮士囚缚不得住,神物世间无著处。堤防夜半雷破山,尾血淋漓飞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