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关山万里馀,别来全觉故情疏。孤舟作客频相梦,远道逢人数寄书。
连雁空江残暑后,断蝉高柳早凉初。相思两地愁堪老,欲效长房愧不如。
猜你喜欢
墨家者流老蒲仙,碧梧采花和麝烟。
华阳黑水煎胶漆,太阴玄霜作肌骨。
龙尾磨肌饮鼠须,落点髹儿儿不如。
夷甫清瞳光敌日,一见墨卿惊自失。
後来夔川有梁果,尔来黟川有吴老。
亦追时好得时名,竟为蒲生竖降旗。
吴滋往往玄尚白,梁墨湿湿黐黏壁。
南宫先生来自西,惠然赠我四玄圭。
我无鹊返鸾回字,我无金章玉句子。
得君此赠端何似,兀者得靴僧得髢。
安得玉案双鸣璫,金刀绣段底物偿。
送似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给人造成一种压抑之感;“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
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
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
罔象先天地,无形混沌先。先天交混沌,玄外更无玄。
半开帘,斜背烛。困倚画屏新浴。眉淡扫,髻低梳。夜凉生绣襦。
秋声骤。雁来候。人共海棠消瘦。香乍热,箪微寒。魂消似去年。
阁上束三千卷,墙角弃二尺檠。
此玉函方不载,无金篦刮亦明。
其骨爽,其神清。
其禄薄,其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