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
 久雨地气泄,百草日以滋。
勃然翳我圃,积茀不可治。
遂信萧艾质,唐突兰蕙姿。
鸿鹄不肯下,跳蛙恃而嘻。
长林困缠绕,萝蔓郁四垂。
青云避蒙密,白日为蔽亏。
久与人迹绝,阴有物怪窥。
涉米月既仲,薙人事芟夷。
援斧一挥拂,榛芜为之披。
俯怜蚁穴乱,坐听虫响移。
濯濯行树色,涓涓佳菊枝。
凉风自西来,众叶光参差。
墙堵豁已云,南亭见华榱。
却下走直道,无复蛇{尴监换虫}疑。
维此峙嘉堋,饮射之所施。
循玩失前秽,放怀得新怡。
如昔汉初定,礼法坏不支。
叔孙划秦弊,树茅绝其仪。
皇皇天子庭,一旦罗尊卑。
表位肃以整,衣冠纷陆离。
圃也不足道,拔邪亦由斯。
作诗轼永歌,愤涕下交颐。
猜你喜欢
回潭石下深,绿筱(xiǎo)岸傍密。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邓安生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9-60
沙屿:沙滩和小岛,泛指小沙岛。回潭石下深,绿筱(xiǎo)岸傍密。筱:细竹子。傍:一作“边”。
鲛人:又作“蛟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怪人。渔父:渔翁。父,老人的通称。歌自逸:一作“自歌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开返照:一作“门返照”,又作“开晚照”。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如:一作“相”。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既写游汉江,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诗兴非一,兴致无穷,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铺垫,这里只以“夕阳”一句景语,“中坐”一句情语,就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如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一年两度中秋,这回初度尤堪喜。*生二叶,荷开十丈,荔丹千里。令肃貔貅,业安畎畎,戍安隍垒。况莆民截镫,帅垣*檄,人欢悦、雷声起。自古将门出将,贵三品、腰金绶紫。他年领取,莫公官职,黄公年纪。彩袖翩翩,慈闱强健,诸孙环侍。待婆娑酒醺,呵笑花下,含饴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