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深藏一事无,眼从昏涩废看书。清诗忽睹惊人句,远道如瞻使者车。
颇放溪山时入座,不妨宾客醉骑驴。传家事业风流在,早晚还朝得尽摅。
猜你喜欢
镜湖流水漾(yàng)清波,狂客归舟逸(yì)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
古代曾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7-608.
狂客:指贺知章,其号为“四明狂客”。
“山阴”二句:用王羲之故事赞美贺知章的书法。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
由于贺知章这次是以道士的身份告老还乡的,而李白此时也正尊崇道学,因此诗中都围绕着“逸兴多”三字,以送出家人的口气来写的。镜湖是绍兴地方的风景名胜,以湖水清澄而闻名于世。李白想象友人这次回乡,一定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为了突出贺知章的性格,诗中不再以宾客或贺监的官衔称呼他,而干脆称他为“狂客”,因贺知章晚年曾自号“四明狂客”。“宾客”到底沾上些官气,与道士的气息不相投合,而“狂客”二字一用,不仅除了官气,表现了友人的性格,而且与全诗的基调非常吻合。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记载的兰亭盛会就发生在贺知章的故乡山阴。而贺知章本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就使诗人想起了一个故事:据《太平御览》卷二三八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由此诗人说,此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当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那又要在山阴发生了。所以,末二句表面上是叙述王羲之的故事,实际上是借此故事来写贺知章,盛赞贺知章书法的高超绝妙。
这首诗基本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但他一下就抓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绍兴的镜湖,另一个便是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的故事。全诗实际上所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但它们却都恰能表现出友人故乡即山阴的地方特色,同时也都能显示出贺知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李白当时并未去过山阴,因此诗中所谓的“镜湖”、“山阴道士”之类,实际上还都是赠别友人时的一种想象之词。由此可见诗人炉火纯青的诗艺。
荷叶迎风听,荷花过雨看。
移床桥上坐,堕我镜中寒。
耸节偶相并,雪霜终不迷。应将古人比,孤竹有夷齐。
淮县当年逼塞坦,乃翁采棒此县门。
馀威尚可消轩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
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据地酣歌金马门,如花少女笑无言。不是偷桃太无那,人间那谪岁星魂。
无穷白水。无限芰荷红翠里。几点青山。半在云烟C95C霭间。
移舟横截。卧看碧天流素月。此意虚徐。好把芗林入画图。
平生长笑韩潮州,欲持谠议回冕旒。读书城南晚所赋,无乃不为韩符谋。
人间达官可力取,钓名但以诗为钩。汗牛充宇作底用,富贵面热渠当羞。
书生有书但自读,不必区区苦投俗。偶然一掷便成卢,雁塔朝题暮天禄。
吾言可笑君必轻,奔军之策何足凭。临机应敌自子事,此是宋襄仁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