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钱塘眼暂清,骑驴看月又南行。
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
猜你喜欢
隋家耕垄偏陈宫,留得钟山蒋郡东。
只怕东南分王气,那知零落锦帆风。
虚庭落日明嘉林,薰风吹我堂上琴。
故人言别赴河颍,使我不觉生离心。
援琴欲奏商声沈,感时怀昔多哀音。
忆昔与君同侍辇,奏书朝闻夕称善。
扈圣亲登太乙坛,承恩数奉甘泉宴。
须臾云雨各西东,北风栗烈南飞鸿。
君度石梁看晓日,予随兰省卧秋蓬。
故人才高人所羡,飞藻如烟烨如电。
建节鸾台日月悬,横经彤署星辰烂。
寒霜飞空凄北堂,三年入谒来明光。
此时正奏甘露至,金茎不动天风香。
露乳联珠莹飞雪,松云昼开暮还结。
故人新自故乡来,应饱瑶华弄松月。
夜谈坐听填填雷,惊霄碧玉翻空摧。
闭门共读祥异志,出门向人还语谁。
九逵车马朝来会,共议明堂草书对。
近臣新册定陵功,常侍总承开府贵。
君不见人生得失难自量,天道盛衰宁有常。
朱阳受节兰蕙芳,零露夕变蒹葭苍。
时来立取封侯印,老去犹为执戟郎。
又不见披裘采薪登后车,箜篌在御朱桐虚。
岁岁南山叩哀角,年年东观著遗书。
君行梁台度颍水,梁苑莓莓夕烟起。
汴水微茫昼不分,惟见村原暮云紫。
凤城东山龙作盘,万年陵阙天南端。
黄河千曲净回练,苍崖百叠骞高鸾。
此中骑士俱罴虎,故人有文兼有武。
嵩少云生拂羽旂,淮海风清杂钲鼓。
煌煌绛节坐临戎,俎豆长垂鼎铉功。
纵使沙场亲校猎,绝胜芸阁赋雕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唐人特别是杜甫写诗,惜字如金,标题绝不会随意涂鸦,往往大有用意。这首诗,“遣闷戏呈”这个标题正是点题之笔。“遣闷”说明诗人写诗是为了排遣憋闷,“戏呈”则表明老杜见到故人时的喜悦之情。
首句“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描绘的是雷声隆隆,阴雨催寒的景象。这时诗人坐在舟中,百感交集,心中自是有些抑郁。朱瀚所说‘雷声忽送千峰雨’是杜甫另一首诗的一句,那首诗杜甫描写的是三峡春天的美景,洋溢着诗人对春雨和生活的喜爱,和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不同的。“喧”则更表明雷声的讨厌和无趣。喧雷、寒雨的叠加描写则更加烘托出诗人难以排泄的郁闷。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太剧干”,这更是佳妙之笔。“黄鹂并坐交愁湿”,同样是诗人对雷雨夜的厌恶之情。但“白鹭群飞太剧干”则是转折。“剧”对应前句“愁”,取戏剧之意,喜欢高兴的意思。如果大家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呆过,一定知道白鹭这类鸟是不太怕湿的,甚至往往喜欢在初雨时捕食,当然此时食物比较多。作者此时的心情,因为要去见路十九,“但有故人奉米禄”,怕是又少不了好酒好肉,自然非常高兴。所以看到“白鹭群飞太剧干”,想到自己喜悦之情。这是一个转折,这样就自然就过渡到了第三句。至于朱瀚说偷自”黄莺过水”,这也是杜甫诗中句子,同样是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和这里黄莺并作的愁苦郁闷,与白鹭群飞的那种高兴喜爱是不同的感情。
第三句“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这句同样情感含蓄,耐人寻味。诗人到了晚年,对自己的诗是非常自信的,“晚节渐于诗律细”。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意境与“白鹭群飞太剧干”相同,皆为自信豁达高兴之意。另一方面,诗人晚年,穷困潦倒,诗作也难有知音,连推崇他的恐怕也不多。所谓“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而却又经常不得不寄人篱下,“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而“谁家数去酒杯宽”则又是转折,诗人晚年诗写的那么好,却又有谁欣赏诗人,能让我去他那里一起喝酒呢?杜甫写诗,往往句法气象万千,感情千转百回,这里就是一个例证。这句看似信手拈来,却蕴含着自信、潦倒、心酸、自嘲等等多重感情,其实更是诗人晚年写诗达到炉火纯青的写照。
最后一句“惟君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和诗标题“遣闷戏呈”对应。对于路十九欣赏自己,诗人是很感激的。“惟君”既表达感激,也有自哀之意。
诗以言志,譬如杜诗中的燕子,既有活泼可爱的“自来自去梁上燕”,也有让人心烦的“清秋燕子故飞飞”。这首诗把诗人的情感的细微变化,通过景物和故事描绘刻画出来,似轻描淡写般无意为之,却更加深沉含蓄,不愧为“晚节渐于诗律细”、”老去诗篇浑漫与”。如朱瀚之类评论家,只懂肤浅的遣词造句,却不懂细腻感情和伟大的人格是一个大诗人和普通诗人的区别,自然也不足为奇。
湖光千顷敞祠宫,雪捲长堤缀蓼红。血迹梦残凋燕垒,灵旗云闪起蛟风。
局争成败天难主,情到华夷感亦同。古鼎香烟飘碧篆,丝丝飞绕六陵东。
敞敞渠边屋,煇煇座右铭。竹琴晴愈静,萝烛夜还青。
洹水明卿月,陈家聚德星。泥中虽近戏,仆隶解谈经。
明月落湖水,天渊体俱一。浩荡碧琉璃,奁此寒玉璧。
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浮光逐水纹,金蛇势盘结。
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
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
世事纷纷变,人生种种愁。行年三十九,得岁又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