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非桃李俦,露冷花始拆。
馨香枝可取,欲以寄嘉客。
道远莫能致,徘徊终日夕。
别情因物感,千里未尝隔。
猜你喜欢
平沈大地,高出虚空。
释迦弥勒,齐立下风。
终窭无闻交谪声,寒宵倡和忆深更。才能蕴藉方为福,诗到奇穷转更清。
年过老泉频诫我,世无德曜定推卿。祇怜林下长饥鹤,不及朝阳采凤鸣。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pān)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xiāo)吹一声。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到达了无人之境。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寻幽:探访幽隐之处。攀:紧紧地抓住。
箫:是一种乐器。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梦别芙蓉殿头,断钗零落谁收?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
麋鹿昔来废院,牛羊今上荒丘。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
水帘瀑布人罕至,三级背悬五老峰。涧石嵯岈路险涩,深窟风草吟蛇龙。
自从开辟藏难见,可怜彼暴蒙称羡。走势天晴万古雷,流光壑暝常留电。
乱峰云走白日微,玩罢催君及早归。鬼神忌才亦好静,恐有骤雨沾裳衣。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遍看原上累累冢,
曾是城中汲汲人。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平生骨气占南风,玉色鬐鳞海汐通。莫与粉红参石首,天机衮衮水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