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高无所见,泉冽不堪尝。独有埋云树,六月行人凉。
猜你喜欢
采石山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
扰扰利名蚁慕膻,如公岂但酒称贤。
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
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
死生在我不在天,欲死得死岂其冤。
欲罢长风大放颠,苍茫何处可拍肩。
杨柳高楼,早憔悴、旧日烟条云叶。离恨吹入参差,秋风正凄绝。
芳草外、斜阳有限,甚啼到、空山鶗鴂。十载心期,香消酒冷,弹指能说。
又何事、泊凤飘鸾,漫孤负、青春好时节。空把一襟零泪,与荒阶苔荚。
休更盼、团圞镜约,恐玉人、两鬓都雪。总悔珠箔飘灯,那时轻别。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wéi)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wù)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kān)拂艳歌尘。
大江辽阔,千里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
只有以前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近总是伴随着我。
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
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参考资料:
1、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第727页
2、美文,逸才主编.《古诗源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1995.11:第546-547页
3、孙立权主编.《中学生常用古典诗词读本》: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第71页
4、刘锬编写.《情系明月:咏月古诗欣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3:第187页
5、童笙选编.《古诗三百句》: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05月第1版:第250-251页
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楼月”。
入风:遇风。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月轮。
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诗中倒转过来,以扇比月。堪:能,可。拂:拂拭。艳歌尘:指唱艳歌的人身上的尘土。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承接上句。诗人展开奇思妙想:他不觉孤独,认定此月正是老家楼上常见的那轮明月,原是“旧时相识”,因而不管自己去家远或近,它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在身边,更深层地表达出了思恋与孤独之苦。诗人不再觉得孤寂,精神便不颓丧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联对“故楼月”的描写,仍用拟人的方法。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诗人一抛写月常用手法,别出心裁,故作错觉。月见风来袭,便让晕来围绕;见云雾来遮,便急忙调转车轮驶走。忽明忽暗之间,也暗示诗人思绪的起伏不定:感激它为照我陪我而作的辛勤,赞美它那艰难的经历和勇于防范的精神,这种模棱的认识又延续下去。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此联以扇拟月,抒发人生感慨,设想它若长圆不缺似团扇,就能用来为唱艳歌的拂尘了。这里月似团扇,歌者持此唱着艳歌,更是美女,诗人借喻远在千里外的心中人。由“故楼月”到“故楼人”,经过一些联想的中介,怀人的意思就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识君虽恨晚,说诗屡解颐。
吾徒固难合,所合终不移。
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
河上冰始坼,轻棹去未迟。
黄花翠竹带清溪,方外诗名惠远齐。铁钵夜分鲸海月,袈裟晴污燕巢泥。
三生石上今重见,百丈峰头拟共跻。闻道御前宣教旨,天花如雨散龙墀。
少日曾闻叔度贤,过逢穷巷更萧然。挥毫秀自云霞发,裋褐名从海岳悬。
此道直论千载后,微才肯任众人前。酣歌意气频开眼,冠盖长安太可怜。
东方有一士,不结尘世缘。朝卧空山云,暮汲石涧泉。
行吟夜月中,醉舞春风前。问之竟不答,一笑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