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宫风化自岩廊,青佩雏莺学语忙。惭愧薄游聊有偈,不全无力赞垂裳。
猜你喜欢
吾属生涯事事迟,规营端与世间违。等闲庠序消寒暑,准拟三年看一飞。
寒离北阙三冬雪,暖破南州二月风。欲访故人增感慨,霜蹄犹立马群中。
月照星河织女机,春风花草弄晴晖。楚宫台榭堪寻访,□见容斋数日归。
为寻真面到庐山,漫似坡仙与谪仙。
天下纷纷竞智巧,不知何处觅秋天。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náng)橐(tuó)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回家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参考资料:
1、罗华荣.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参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罗华荣.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乌纱:当时做官为宦的代名词囊橐:一种口袋。
萧萧:空空的样子。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归里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他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边作为鱼竿。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做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这首诗是郑板桥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作者为人正直,只关心百姓疾苦,不愿逢迎吹捧上司,深为上司不满,于是上司借故罢了他的官。时年他已61岁,在潍县担任了7年县令,照理说,至少也该发点小财了,然而他罢官之日,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惟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官。这首诗在用词上很有感情色彩。萧萧寒、清瘦、秋风都从字面上传递出一种萧索、冷落、凄冷之感,与作者的心情和处境和谐一致。
这是一首赠别诗,然而却很特别。
淹留逢地僻,将老惜韶光。
齿与青春暮,愁随白日长。
寻芳无处问,对酒有时狂。
漫学樊迟圃,空登子反床。
霏霏观雪集,冉冉望云翔。
念母歌零雨,忧君诵履霜。
击书思雁足,看剑忆鱼肠。
驽马先骐骥,鸱枭笑凤凰。
一身缠疾病,四载废烝尝。
作个头风愈,陈琳檄在旁。
一德乘亨运,三公冠宰司。秉钧回直道,解组向明时。
人去空图画,名存粲鼎彝。悬知千古后,贪懦激清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