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皱人眉性最良,药中功效不寻常。吾侪自是生无智,夫子何曾食彻姜。
猜你喜欢
野园无鼓又无旗,鞍马传杯用柳枝。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
野草闲花无姓名,疏篱幽径渐敷荣。贫居阅尽人间事,只有东风不世情。
橄榄如佳士,外圆内实刚。为味苦且涩,其气清以芳。
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
宫商舌底发,星宿胸中藏。虽云白露降,气味更老苍。
山林假岁月,颜色饶风霜。以兹调众口,谁敢轻颉颃。
作此橄榄诗,远继葑菲章。大器当晚成,斯言君勿忘。
甲科名誉蔼乡闾,正是词林绩学初。仕路衰年方赖汝,客窗多病却思予。
暂归得侍高堂膳,重到还看秘阁书。圣代养材期大用,无忘感激在閒居。
泠然清兴逐菰蒲,万顷玻璃浸画图。水泛瀛州环叠岛,山悬方丈插平湖。
传声箫管时闻越,倒影楼台尽入吴。昏黑更须临绝顶,蚤知能赋属吾徒。
晚来风起撼(hàn)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
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百无聊赖,愁绪无法向关心自己的人诉说。连梦够也总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梦早早催醒呢。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13页。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花铃:即护花铃。
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
这首词虽然是容若无聊之时所写,但所写的内容依然离不开一个“愁”字。“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在夜晚起风的时候,吹动了护花铃铛,在碧山亭里的人听到了这铃声。远山之中,小小的亭子中,站着一个满怀愁绪的人。他独自想着心事,忽然听到风吹动铃铛,发出声响。那声响如此孤寂,简直要比独站山中还要孤寂。
这是容若心事的开头,他站于亭子中央,沉默望山,郁郁往事缠绕在容若心头,无法散去。本就十分忧愁,偏偏还听到了那孤寂的铃声,更是愁上添愁,更何况这山中的泉水声、雨声相互夹杂,混杂到一起,更是让人不忍去听。
“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这是一句写实的词句,更是一句无可奈何的阐述。但是词人却无处可躲,世界之大,无处清静。容若有着独一无二的才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他不为所累,想要遗世独立,可是照此看来,他如何能够独立,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出世者自说自话的一个圆满的谎言罢了。
容若这首词,上片是写山间声响,下片则是开始了对现实的抒情。“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自己的心究竟能告诉谁。“无聊心绪”,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一个天真忧郁的男子,在最好的年华,却是已经往事萦怀。
只怕只有这世间难得的真情,会让他动心,在春日里,容若只身立于山中的亭子下,看着远山,听着寂寞的声响,伤怀。仅此而已。容若就是这样,简单地生活着,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都不需要理由。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这份忧伤或许入梦可以缓解,但是那山中的响声,又生生地将梦叫醒。找不到一个毫无烦忧的地方,这也是纳兰疑惑的地方。
耿耿银河夜未阑,车声催动晓霜寒。悬崖翠竹人千个,绕径苍波水一湾。
犬吠深山村尚远,鸦鸣古木月将残。朝阳如火穿林出,无限风光放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