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相诟病,美刺非妍媸。纡徐极狡好,肮脏多瑰奇。
我面宁似子,子我不自知。至哉虚灵中,有物窈莫推。
羊狠类渥丹,麟绂生蒙倛。圣狂惟自克,是故几于危。
尧舜去已远,厥鉴犹可师。明德始自明,令闻日四驰。
咨嗟今之人,方寸有险夷。作诗以铭子,聊用自解颐。
猜你喜欢
万里瞿(qú)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jīn)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搜索,洒满无垠的蓝天。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万里瞿塘月
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时时:常常。与“故故”变文同义。开:指照亮。满:指月光洒满。青天:蓝天。
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当:对着。悬:悬挂天空。
乌鹊:乌鸦。夜久:夜深。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主体仍然是月,有情开室,但满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清辉。独处陋室,浴漫天清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凄清孤独啊!叠词的运用还构成了节奏的美。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爽”该是“清朗”之意,“合”当是“匹配”之意;清朗的月色加细风,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凉;“高”句语序该是“(月)高悬对泪脸”化被动为主动,既是题目的需求,也是诗歌新奇的需要。也有人说“风襟”是“外衣”的意思,本人认为有点太实,好像词典也没有这一词语(或许太过孤陋)。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一句写南飞的鸟急于回归,疲倦的落在江边栖息。可以看做诗人的自况。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且共探玄理,归途月未生。
少年本六郡,遨游遍五都。插腰铜匕首,障日锦屠苏。
鸷羽装银镝,犀胶饰象弧。近发连双兔,高弯落九乌。
边城多警急,节使满郊衢。居延箭箙尽,疏勒井泉枯。
正蒙都护接,何由惮险途。千金募恶少,一挥擒骨都。
勇馀聊蹴鞠,战罢暂投壶。昔为北方将,今为南面孤。
邦君行负弩,县令且前驱。
灵风依伞绣舆深,仗外犹疑警跸音。
不似寻常游幸日,楼前鼓吹却沾襟。
六朝胜事已尘埃,犹有闲人怅望来。只道鬼神能护物,
不知龙象自成灰。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
还识平泉故侯否,一生踪迹比楼台。
一泓渴济万夫焦,去作沧溟蚤暮潮。
我欲结亭观远景,距城七里不为遥。
疏泉凿石作洼池,乱石堆中竹最宜。
风动琅玕和玉佩,个中律吕少人知。
凌空登白纻,此地与云齐。一览众山小,方知人世低。
暂留蝴蝶梦,终负杜鹃啼。回向禅关客,何当别有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