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飞来鹤姓丁,鹿岩依旧故山青。正缘松菊留仙隐,肯为弓车到郡厅。
德者能言书有力,仁人自寿药非灵。坐看世事公应笑,落水杨花万点萍。
猜你喜欢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
德人无荆棘,坐失岭峤阻。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
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
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
一言破千偈,况尔初不语。
可怜一转话,他日如何举。
故复此微吟,聊和鸥鸦橹。
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
尔来子美瘦,正坐作诗苦。
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
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
荷锄欣种渊明田,坦腹还如懒孝先。登山自蜡平生屐,载酒时过远近船。
焉知鱼鸟升沉性,齐得椿菌小大年。却笑人间心尚在,欲将青史订愚贤。
高眠不怕唤当关,一月华胥游未还。意在可兼无可处,身居材与不材间。
琼敷玉藻六七子,金雀雅头十二鬟。愧有金陵无李白,栖霞即是虎丘山。
纷纷仪覆与秦倾,何者竟为吾道行。物外金朱犹土梗,兴来诗酒亦功名。
梦同秋栈萦纡入,分比春兰馥郁生。他日未宜轻感慨,劝人归是子规声。
溪南浑似辋川居,不啻当年卧草庐。
从昔金声蒙酱瓿,至今汗血困盐车。
端知将相真无种,更喜才华甚有余。
及此知机同免祝,季鹰初不为鲈鱼。
记得公归自汴京,瞭然目为小生青。行能致远由推毂,到即成渠荷建瓴。
松柏岁寒知节操,芝兰室迩化芬馨。白圭三复成陈迹,感德伤怀涕泗零。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diàn)。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淡荡:和舒的样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焚死。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玉炉:香炉之美称。沉水:沉香。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花钿:用金片镶嵌成花形的首饰。
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江梅:梅的一种优良品种,非专指生于江边或水边之梅。柳绵:即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故称。秋千: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一说秋千起于汉武帝时,武帝愿千秋万寿,宫中因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思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此词通过寒食时节景物形象探寻一位少女的感春情思,从而表达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叙,头两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见所感。“淡荡”犹荡漾,形容春光融和遍满。寒食节当夏历三月初,正是春光极盛之时。熏炉中燃点着沉水香,轻烟袅绕,暗写闺室的幽静温馨。这两句先写出春光的宜人,春闺的美好。第三句写闺中之人,词中没有去写她的容貌、言语、动作,只从花钿写她睡醒时的姿态。“山枕”谓枕形如山。“梦回山枕隐花钿”是少女自己察觉到的,不是别人看出来的。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卧,不觉沉沉入睡,一觉醒来,才觉察自己凝妆睡去,自己也觉诧异。熏香已残,说明入睡时间已久,见出她睡得那样沉酣香甜。她梦回犹倚山枕,出神地望着室外的荡漾春光,室内的沉香烟袅,一种潜藏的春思隐约如见。这几句不事修饰,淡淡道来,却别有一番情致。
下片写少女的心曲。“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古人以为燕子产于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飞来,故称海燕。“斗草”是用花草赌赛胜负的一种游戏。时节已到寒食,为什么不见燕子飞来呢?女伴们斗草嬉戏,情怀是多么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飞花。这里写的是少女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种种景致说明春事已经过半,当此时少女的春闺寂寞、情怀缭乱,含有作者的惜春心情。这两句对仗工整,既有动态,更有细微的心理活动,极尽工巧之妙。
“黄昏疏雨湿秋千”,写的是另一种境界。秋千本是少女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当寒食时节更是无此不欢。这一句写的是黄昏时忽然飘起细雨,把秋千洒湿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的外现,同上两句所写的有精神上的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写照。此句写春愁却不用“春愁”二句,只言雨中秋千,却道出愁绪万缕。
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内心世界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