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经江夏,悲凉忽莫秋。雨登罗汉阁,醉上庾公楼。
风急将吹帽,江寒更泛舟。川涂元不隔,归梦到东瓯。
猜你喜欢
过吴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
维熊佳梦,释(shì)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xī)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nóng)。
占卜好梦是个熊,吉兆是生男,释氏道君都说是神佛抱送。小儿志气横亘秋空,未满三日,气势能食牛。
洗儿钱,洗儿果,喜钱平分,宾客满座。多谢无功受赏,生儿之事如何依靠侬。
参考资料:
1、曹济平编著.新编唐宋小令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09月:第491页
李公择:李常,字公择,建昌(今江西南城)人,时任湖州太守。吴兴在今浙江吴兴县,属湖州管辖。
维熊佳梦:此甩来指李公择得好梦生子。释氏:佛。释迦牟尼为佛教创始人,后称佛姓释迦氏,简称释氏。老君:指老子,道家创始人。民间有生子为神佛抱送的说法,这里是沿用。
犀钱玉果:此指为洗儿钱、洗儿果。宋时育子满月的习俗。利市:欢庆节日的喜钱,此指喜儿钱。侬:江苏浙江方言称你为“侬”。
这首词是作者与老友应酬之作,有戏谑之意,但也能见出作者性格中开朗而诙谐的一面。
起首两句,化用杜甫《徐卿二子歌》中“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的诗句,但把杜诗“吉梦”字面的来历“维熊佳梦”四字,以“梦”字叶“送”字。这样原本烂熟的典故,却也锤炼得别有一番风味。三、四两句,以夸诞大言,善颂善祷。“气横秋”字面本于孔稚圭《北山移文》“霜气横秋”,结合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诗的“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而改用一“壮”字,切合小儿特点。第四句本出于《尸子》:“虎豹之驹,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但这里主要仍然是翻用杜甫《徐卿二子歌》中“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的句子。上片四句,大多是从杜诗中借来,但一经作者熔铸,语言更觉矫健挺拔。
下片第一、二两句“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描写的是古时“三朝洗儿”的热闹场面。三朝洗儿,古时习俗,富有人家,一般都要大会宾客,作汤饼之宴。席上散发喜钱喜果,叫作“利市”。喜钱用之于汤饼宴上者俗称“洗儿钱”。据说唐明皇曾赐给杨贵妃洗儿钱,又见于唐王建的《宫词》,可见这个习俗,由来已久了。三、四两句才转入调笑戏谑。题下作者自注引秘阁《笑林》说:“晋元帝生子,宴百官,赐束帛,殷羡谢曰:”臣等无功受赏。‘帝曰:“此事岂容卿有功乎!’同舍每以为笑。”作者把这个笑话,隐括成为“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把晋元帝、殷羡两人的对话变成自己的独白,把第二人称的“卿”字换成第一人称的“侬”(我)字,意思是多谢,多谢,我是无功受赏了,这件事情,怎么可以该着我有功呢?语言幽默风趣,谑而不虐,结果此语一出“举坐皆绝倒”,确实不是作者在自我吹擂。在这篇作品中,虽然没有什么思想内容可言,但如果把眼光放在另外一个角度,看作者语言吐属的典雅得体,看他隐括前人诗句的技巧,是那么娴熟,老练,再看文字中所洋溢的欢乐气氛和作者自身开朗而诙谐的性格,岂不是一种精神享受。
身与沙鸥一样闲,每来池上独凭阑。
药苗得雨侵苔绿,楮实逢秋似荔丹。
酒欠好怀狂饮少,诗因多病苦思难。
虚廊日晚人稀到,风约晴蜓泊钓竿。
衣钵相传旧,菩提漫尔裁。
好山僧独占,冒暑我初来。
野鸟迎人语,溪塘傍竹开。
登临问因果,老衲笑相陪。
姑苏台南阊阖开,姑苏台北鸿雁来。春花秋月几时好,步屧寻香去如扫。
冤胥愤血空海潮,老濞妖妆又烟草。少年为客谁我令,千里汝犹谈一经。
黄龙挟舟夜有雨,白虎司剑天无星。山中昌蒲十二节,未肯落尽青头发。
姑苏台上愁杀人,身在句吴望句越。
才闻歌板情难忍,支枕呻吟二竖婴。天上楼成邀李贺,山中石老失初平。
泛泛鵁鶄近,深深雀鹳闻。空潭不受暑,野竹半捎云。
公子收行盖,佳人晒舞裙。垂杨乱荇藻,日色冷纷纷。
早从天阙拜恩纶,笑弄孙曾越七旬。东海盛名齐大老,西周馀庆诞真人。
一筇递历江山胜,双鬓还随日月新。欢羡少年今日酒,簪绅同戏锦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