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挟策上金銮,三拜郎官鬓未斑。
不说知音在霄汉,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丝阴里陶潜乐,花锦香中潘岳闲。
逝者不堪人事异,洪崖亭下水潺潺。
猜你喜欢
公家原在洪崖宅,自是洪崖向上人。
嗜酒一生真简淡,风标八袠更精神。
纷纷偶厌人间事,去去归寻洞里春。
朱绂只今无觅处,但余佳句镇长新。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zhǒng)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zhé),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jì)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hāo)共一丘。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参考资料:
1、王臣著.只愿无事常相见闲品古诗词之美:东方出版社,2015.07:第124页2、(宋)谢枋得,(清)王相编选;张卫国译评.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千家诗:崇文书局,2015.06:第112页
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蛰:动物冬眠。
蓬蒿:杂草。丘:指坟墓。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西风暑退喜清秋,倦客漂流沧海头。
用舍行藏知有命,山林钟鼎岂能谋。
汗青漫志三馀乐,养素宁忘一溉收。
鹏鷃}逍遥天壤内,何劳八极赋神游。
瞬息人间三百年,寻常兴废不须怜。崖州此死终无补,中国何年坏守边。
信国不来知有罪,鲁斋当仕岂忘天。太空不语乾坤病,万岁千秋老泪涟。
远柳新晴暝紫烟,小江吹冻舞清涟。
红尘一哄人归後,跕跕饥鸢蹙纸钱。
戎马绝黄流,飞尘暗京畿。竟成王室祸,痛定不忍思。
衣冠半陷没,逃难皆散之。有如水衡君,将命弗顾危。
跃马赤手出,扼隘河之湄。中途被冲突,星夜西南驰。
回头望城阙,夐隔母与妻。半年无家书,欲言涕先挥。
微身亦曷爱,所忧国步隳。仓黄偶不死,定省陈苦辞。
汴水六七月,横泛被两堤。河渠忽中乾,漕挽功莫施。
不劾辄加罪,散秩总厥司。相次下维扬,庀职从六飞。
众人之所畏,远害夫何疑。春来仪真火,鼠辈轻王师。
伟哉马氏妹,贞节不可欺。终焉兵在颈,视死端如归。
何惭古烈妇,事与日月垂。君性根孝友,而不求人知。
方其闻孽初,对客神若痴。茹悲不敢哭,上念亲老悲。
岂惟识者悼,行路犹歔欷。兹畴魏楼功,叙君官甚卑。
几年始见录,孰为公是非。君怀有直气,不为宠辱移。
朝来又骇闻,白简停官资。索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
君乃笑迎我,喜色见睫眉。曰此造物意,巧以从其私。
舟楫密已办,生具亦甚微。税驾不可必,苟全其庶几。
我贫君不厌,交契管鲍期。去意尚勇决,升斗不足縻。
春风鼓河水,立岸看解维。四郊鼙鼓声,问君此何时。
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
猗欤高昌公,三年此为春。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
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讲学必四代,游心在成均。
遇士或俊秀,揖让同荐绅。时闻有折狱,语及六经醇。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
即此见治效,豚鱼孚有仁。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
卧辙似无路,颂声起连旬。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故家重华阀,清选皆天伦。行应昭代须,大惠周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