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雁过吾庐,特地传君一纸书。
九载不须论旧事,万金良豆得新居。
春回院落花侵座,雨过池塘水绕除。
我欲退之门下去,却愁无处觅金鱼。
猜你喜欢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qī)。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yú)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sào)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拂晓的月亮从天空坠下,夜空云雾已经微淡,默默无语倚在枕上。梦醒仍恋芳草绵绵,雁声消失遥远天边。
啼晓的黄莺散,零落的飞花乱,只留下寂寞画堂深深院。任落红遍地休扫它,留待跳舞人回当地毯。
参考资料:
1、蒋方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8-120
2、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39
3、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78
坠:落下。微:疏淡。欹:斜倚。
馀花:馀即余,残花。埽:扫去。尽从伊:这里指全由落花,任凭它飘落一地。
李煜为南唐末代国君,虽不通为政之道,却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皆妙,尤以词的成就。此词抒发春天的思念之情,写得悠然深远、余味无穷。上片“梦回”二字交待词人情感之引起,下片借场景继续抒写思念之情。这首词是其软禁生涯的泣血之作。
词的上片写彻夜梦思的情状与伊人消息沉沉。这汹涌而来的思念,大抵是多日以来早在心理埋好伏线,以至于入梦时,李煜也舍不得将其丢掷一旁,多情伤别,梦寐萦怀,然而梦中究竟有多少字,他只字未提。“晓月坠,宿云微”,这两句对偶,描写晓月西沉,暮云渐上,一片祥和之色与梦回后的惆怅。这种气氛使得词人便更加思念远方的人,不知不觉魂归梦中,情思悠悠,伊人之芳香弥漫在词人整个心中,在梦乡里,只见雁影在苍宇之间渐飞渐远,却没有带来任何音信,词人因此伤感。而《清平乐》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与“雁声稀”、“芳草”相印证,意趣更加明晰。这两句,扩大了空间,增强了离恨,心情尤觉不宁,所以只得频频欹枕,默默无言。上片坠月余辉、微云抹岫与梦里残痕、天边芳草暗相融洽,使人感到曲折深邃,缥缈汪洋。
下片描写冷静堂院与词人的寂寞与伤感。“啼莺散,馀花乱。”莺散花落,春天也即将逝去;雁声稀少,啼莺也纷纷振翅而去,似有别处风光更加迷人,总会比这残花乱舞的寂寞画堂增添几分生气。“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词人不扫落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要留给欢爱的人看看,好花到了这个地步十分可惜,来引起她的警惕;第二是要让欢爱的人明白,惜花之人对此又是多么难堪,来引起她的怜惜。总之,希望从这里来感动她。秋色已尽,想必伊人也要赶快归来,以后不再远离,道来简单,意味却是深长,因为这正是大周后去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李煜是独自度过。在这寂静之中,陪伴词人的只有寂寞,只能凭空怀念当年一幕令人心旌神摇的风景。可惜李煜自己格外清楚,他思念的大周后,是不会再回来了,将逝的春景、已经逝去的美人,终究只是一场梦,无法挽回。陆淞《瑞鹤仙》词中有这么一段:“阳台路迥(一作‘远’),云梦雨,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说的很透辟,这两者虽怀念对象不同,表达男女间的心情,正可互相印证。
这首词在“晓月”“宿云”“芳草“雁”“莺”“花”“片红”等密丽意象中,融入词人的“闺阁”之思,将寂寞深情表现的伤感而优美.
潇湘行迈遇初秋,何幸因官得一游。
无异体陵三室洞,九仙羽客是吾俦。
夜久笙箫吹彻,更深星斗还稀。醉拈裙带写新诗。
锁窗风露,烛灺月明时。
水调悠扬声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烟断彩云归。
满倾蕉叶,齐唱传花枝。
一拳奇骨胜仇池,落眼真看玉雪姿。急埽秋轩容突兀,更栽野竹与扶持。
已藏东海从深袖,便捲沧波答小诗。莫道空言尚加拜,此怀还托米颠知。
自君之出西玉门,寒砧夜夜驱离魂。楼兰未灭君不归,泪眼一注穷昆崙。
自纺自绩孰与存,眼青直到天地昏。城中少年生情性,一曲离鸾岂堪听。
妾身自是蓝田璧,宁向峰头化为石。海水屡见成丘山,犹望夫君生入关。
呱呱小儿尚在手,白衣苍狗无不有。谁家去夫䞉出丑,世上妇人多姓柳。
十年豸繫霜台重,此日鸾呼竹院游。秋色照人偏皎洁,深杯到手肯淹留。
催花兴剧还移席,浮白情深更繫舟。醉里多君怜赤子,伫看双钺借前筹。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岂容轻愠喜。
白首如新倾盖欢,谁解乘閒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行千里。
惠宠顾我端有由,衰滞不应能致此。
为言前岁在金沙,幽讨穷探遍山水。
论文获与阿逢游,賸馥残膏丐犹子。
是行来赴徐卿召,昨日扁舟方戾止。
阿逢闻是公僧弥,予乃阿逢门下士。
知公閒放今杜门,所舍与公殊密迩。
何妨旦夕侍杖屨,执经仍与诸郎齿。
过从弹指见周星,入室芝兰被遐远。
须知四海皆兄弟,高义似君谁可比。
徐卿报政趣归朝,画鷁高樯舣江涘。
明朝车骑遂东还,有便时时遗双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