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
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
猜你喜欢
梅桃结子绿阴浓,饶与葵榴自在红。
只有道根须猛进,未甘上下二之中。
丙中甲上奇章石,水底山巅杜预碑。
矻矻一生图不朽,光风好处几曾知。
今寒更着痴儿踏,背痒时令丑妇搔。
骨肉团栾穷亦好,谁能膏火自煎熬。
柳丝拂地愁如织。娇莺啼露东风湿。烟草碧重重。迷离似梦中。
无人知此意。腰比前春细。莫去倚危楼。斜阳花更愁。
骏(jùn)马骄行踏落花,垂鞭(biān)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qiān)珠箔,遥指红楼是妾(qiè)家。
我骑着高大健壮的良马踏步行走在落花上,手中的马鞭故意掠过华美的车驾。
车中美人笑着撩起珠帘,遥遥指向前方红楼说那是我的家。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352页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2011年4月北京第26次印刷
骄:指马高大健壮。直:特地,故意。拂:掠过。五云车:传说中神仙的座驾。这里指代华美的车驾。
褰:提起,撩起。遥指:有邀至其家之意。红楼:一作青楼。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翩翩公子。“骏马娇行”,从马的“骏”写出人的风采;“踏落花”,表明是一次春游途中。陌上相逢,主人公的表现是“垂鞭直拂五云车”,马鞭直拂到她乘的五云车上。可见马与车的距离,马上人与车中人的距离之近,这是暗示主人公和美人本有情意,还是“误拂车”?“东明九芝盛,北烛五云车”(庾信《步虚词》)五云车是仙人所乘的车,不写人,但同上句一样,从车上的“五云”,女人的风姿可见。两句写出男女二人卓越不凡。
后二句是车上美人的一个小动作:她掀开缀有珠箔的车帘,浅浅一笑,纤手遥指远处的红楼:我的家就在那儿。开始描写美人,在路上遇到美人,美人冲自己一笑,互生情谊。为最后的一句作铺垫。并在最后一句转换角度,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告诉读者:美人邀请自己。作者如果用第一人称写出来人们会觉得是作者在想入非非,第三人称则会让人感觉到作者兴奋的心情,从而增加了事情的可信度,别有妙处。
萍踪絮迹,邂逅相逢,一见钟情,在诗词中并不少见。张泌《浣溪沙》词中那个佯醉随车行的“太狂生”,他得到的是“慢回娇眼笑盈盈”。李商隐笔下的那对陌上相逢的男女,是“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无题》)。车声如雷滚滚而过,她因害羞用团扇掩面,一句话也没有说。这里的美人似乎介于上述两人之间的人物:她的举止不轻浮,也不羞羞答答;她不失端仪的抿嘴一笑,发出深情的邀请,落落大方,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诗虽属侧艳之作,但格调不俗,仍不失这类题材中的佼佼者。
闰馀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
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
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啾啾唧唧。夜夜鸣东壁。如诉如歌如涕泣。乱我离怀似织。画堂帘幕沈深。美人睡稳香衾。懒妇知眠到晓,尔虫枉自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