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西池宴未归,霞妃粲粲弄春机。靓妆似怕东风笑,尽换宫罗五品衣。
猜你喜欢
细雨晓莺(yīng)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mù)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sài)门消息,雁来稀。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参考资料:
1、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7-48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8-39
3、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12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肠断:表示极度关切。塞门:塞外关口。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这首词写思妇幽怨。上片首先泛写晚春景色,细雨如丝,濛濛洒洒,晓莺啼鸣,倍添幽寂清冷之感。在此暮春环境中,接下来三句写人物形象,“人似玉”写美人如玉,温润秀洁;“柳如眉”写女子柳眉弯弯,娇柔婉媚,这句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正相思”,表现了在暮春环境中人物的活动,由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深入到内心世界。
下片转入具体刻画,都与上片相应。帘幕初卷,美人初起,与“晓莺”相应;晓妆对镜,如花一枝,与“人似玉”相应,揭示女子自怜自伤的复杂感受;“肠断”二句,明显女子所思的塞外征人,实写女子由相思而失望,乃至悲怆的心境,思念之情,使人肠断,与上片结拍的“相思”二字对应。
整首词的上下片,都用了比喻来描写人物形象,只不过上片写得细,下片写得概括。这不仅使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且她的相思情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上下片都前后照应,构思精妙,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
船行非与牛相背,何事黄牛却倒行。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
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
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
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气埃,一气归鸿蒙。
遐哉上圣道,邈与元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
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休王其如各有时,开荣方遍又春归。东君忧在阳功乏,多少閒云天上飞。
三尺鲤鱼供晚醉。好凉天、蓼花红矣。儿女披蓑,妻孥把柁,坐船头船尾。
古今成败浑闲事。有谁争、一江秋水。冷雨敲篷,孤灯结网,说笑大家欢喜。
朝吾一笭箵,夕吾一觳觫。诗肠其殷雷,此事底须卜。
老范好客老更豪,长恨无人陪痛饮。
我尝解带坐南轩,闭门投辖则大窘。
小韩云是故人子,酒量直须吞万顷。
昨宵风雨送秋来,雨罢月林散清影。
想当一口吸西江,看抚朱丝移玉轸。
谁将五斗为解酲,蜾蠃螟蛉供一哂。
野人无酒可留公,一酌山泉荐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