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华构高且崇,万綵纠结填青红。何人下手夺天巧,都入意匠经营中。
书契以来未省见,异事惊倒百岁翁。郢斤般斧莫敢近,却立屏息惭无功。
寒窗戛戛鸣机妇,积年杼柚一日空。山川谓可锦绣裹,尘土尽皆罗绮封。
前者攀辕后者挽,奔车径欲趋灵宫。三年送迎礼虽旧,人事不与天时同。
方当炎属行夏令,权势大抵归祝融。神之与人无厚薄,盖以至诚能感通。
豚蹄豆酒道傍祝,所获神赐亦已丰。闾阎疾苦还知否,我为大夫歌大东。
猜你喜欢
趣以冥感,契以情运。譬彼金兰,坚芳互训。郢夫寝斤,濠津阙问。
孰是超赏,非尔殆蕴。
婉晚闲暑,契阔二方。连镳朔野,齐棹江湘。冬均其温,夏共其凉。
岂伊多露,情深践霜。
神武遐涤,大衢方挥。屠耒晏业,介焉靡违。闲菀敝径,■弦湛徽。
欣彼二仲,与子俱归。
愿言无必,欣慨屡造。尔疾既缨,余忧用老。搔首匪勤,寔缠中抱。
言念佳人,只增心搅。
天道虽缅,福善可期。今唯吾子,久应在兹。乘理载遂,冲衿自怡。
三折既履,五德宜思。
予业弗高,屡羁尘役。勉彼俭勤,忝此坟籍。识以荣期,颜以厚积。
庶凭纳污,伫规三益。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红线毯,择茧(jiǎn)缲(sāo)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diàn)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yú),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róng)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sè)毳(cuì)缕硬,蜀都褥(rù)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jié)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红线毯,是南方女子经过采桑养蚕、择茧缫丝、拣丝练线、红蓝花染制等重重工序,日夜勤织而织就的。
这费尽了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却被铺在宫殿地上当做地毯。
松软的质地、幽幽的芳香、美丽的图案无人爱惜欣赏。
美人们在上面任意踩踏歌舞,随便踏践。
太原出产的毛毯硬涩,四川织的锦花褥又太薄。
都不如这种丝毯柔软暖和,于是宣州岁岁上贡线毯。
宣州太守为表对上位者的尽心竭力,令织工翻新花样、精织勤献。
线毯线厚丝多不好卷送,费就千百劳力担抬入贡。
得享高官厚禄的宣州太守怎会想到,织就一丈毯,需费千两丝,多么劳民伤财。
不要再夺走人民赖以织衣保暖的丝去织就地毯,地不知冷暖,劳苦人民却靠这生存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古时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练:亦作“湅”。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周礼·天宫·染人》:“凡染,春暴练。”
红于蓝:指染成的丝线,比红蓝花还红。蓝,指红蓝花,箭镞锯齿形蓝色叶,夏开红黄花,可制胭脂和红色颜料。
披香殿:汉朝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曾在此歌舞,这里泛指宫廷里歌舞的处所。
毳:指鸟兽的细毛。
加样织:用新花样加工精织。
地衣:即地毯。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导致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现象进行直接谴责,感情强烈。
玉殿凭肩共语时,风清月坠有谁知。梧桐秋雨三山远,始信生前有别离。
九月九日西山爽,都门车马纷来往。白玉装轮流水飞,黄金作勒游龙上。
帝京佳节异寻常,山间满目生辉光。峰头锦绮千层绚,坞里笙歌百道杨。
五侯七贵竞繁华,步障行庖处处誇。不分开襟听觱栗,愿言停斝奏琵琶。
日拥扶桑翠黛新,行人藉藉动芳尘。登山一望中原色,万里苍茫倍怆神。
空传雄迈称宣武,莫叹爽鸠真乐土。风前落帽是何人,花下白衣贤地主。
沧海桑田那可纪,紫萸黄菊年年事。斗酒相倾自古今,牛山何必多挥涕。
梧井凉生矣。喜天上、绛河不隔,一痕秋水。衣薄五铢应耐冷,绝胜人间罗绮。
看鹊驾、遥联雁齿。独倚西楼寻句冷,恰灯前袖得云笺至。
传韵语,良宵尔。
那堪客里兼愁里。向天涯、瓣香遥祝,陈瓜荐李。试问长生秋殿里,多少浓情艳思。
都记取、宫纱红字。缥缈空传金钿盒,令人间、长恨频歌此。
谁更见,蓬莱使。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