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猜你喜欢
面目三年隔,音传万里遥。
宦途俱蹭蹬,日事各萧条。
志大谋常拙,身孤道亦消。
本无当世用,隐处会相招。
隽气倾天下,高情到古今。
衔杯曼卿放,下笔老坡神。
时论谁优劣,人材自屈伸。
穷愁须理遣,不必泪沾巾。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tà)歌声。
桃花潭(tán)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唐诗:唐诗精华注译评,2010:185-186
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不及:不如。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游宦风波恶,还家日月长。
厌烦思病忘,避俗欲阳狂。
绝意功名会,收身翰墨场。
著书吾岂敢,尚可述农桑。
作牧文公父母州,考亭今又借邦侯。
来莫建山同仰止,去思歙水共长流。
贡茗莫淹千里守,和羹须是百花头。
暇日摩挲厅壁记,昔梁叔子后身周。
小小万安县,潺潺惶恐滩。江流章贡水,地接吉筠山。
产薄赋应少,民稀政自閒。为言赵大尹,解任几时还。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棋声竹里消閒昼,药裹窗前对病僧。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而今更是多牵系,欲似当时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