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客将归返故渊,西风渺渺碧波寒。主人情厚无他赠,一把真珠泣翠盘。
猜你喜欢
仗下华清赐浴时,温泉香腻洗凝脂。团花翠壁琉璃滑,狼藉珠玑醉不知。
适野性所喜,采真今更谙。地偏尘土少,人远井泉甘。
长日眠高枕,微风酒半酣。从来天尺五,信有此城南。
参禅要真实,直造无疑地。闻非未必非,说是未必是。
黄龙设三关,曹洞列五位。坐断主人公,且不落第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秋霜艳菊春肥芝,我将归歌江海湄。寒梅引风吹岁暮,今君别吾将何之。
相望万里得一见,閒愁洗向天之涯。所见英雄大抵合,盛名清世谁能虚。
清风几夜生榻外,残编十载嗟灯馀。水天瘴海环岳渎,太微张翼朝辰枢。
溺饥天不生禹稷,苍生百万皆虫鱼。况今昌期值五百,瞳已重目彩生眉。
精华四海功梦卜,迸空泣血还谁欤。生平所学欲何用,安敢糟粕轻轲尼。
骊驹明朝驾何处,碧鸡节使临清漪。有怀万斛那能吐,百壶未尽黄金卮。
踢翻太华作垒曲,离杯倒尽昆明池。紫芝眉宇见在眼,那知地下纷卧伊。
济川天边既有楫,洗耳山畔亦无溪。由来或去或不去,青山一笑休相疑。
东浦菰蒲合,南庄桑柘繁。
潮生无断港,寺废有颓垣。
籴米寻山步,移舟泊水村。
野人多旧识,相对两无言。
秦氛暗六合,脱屣入商颜。山中无招呼,斜日照棋盘。
昨夜望前星,疏雨袭轻寒。留侯有心计,戚姬涕汍澜。
事定计当返,名爵岂能攀。史家多阔略,公迹是非间。
遂令诗家子,过庙讥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