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水裁云聚作花,直教颜色冠芳华。一双仙子玉条脱,三尺天家香辟邪。
南国好音将过雁,西窗残梦已啼鸦。年年此日伤春思,忍把归心赋落霞。
猜你喜欢
仙翁飙驭何方去,犹记淘丹冽井中。莫倚危栏长引啸,恐惊鸾鹤下罡风。
下堂犹有虑,出塞念偏深。不是子臣泪,全然父母心。
或者风方劲,安能别有侵。加飧凭努力,春至候佳音。
一点阳和薰万宇,最饶佳致是山庄。
鸡豚祝罢成长席,莺燕听来隔短墙。
嗜酒不嫌多种秫,无襦长恨少栽桑。
东郊劝相何烦尔,农圃吾生自合忙。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匆匆会散等过鸟,风吹湖水春无边。
云林高士独不见,倚篷四望心茫然。惊湍叠浪岂作恶,渚花江草仍争妍。
夕阳收港泊陈店,入市买鱼烧荻鞭。蓉城公子今最贤,赋诗行酒能周旋。
一谈一笑烛欲尽,野戍不闻钟鼓传。却忆山中小儿女,如此明月应未眠。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jī)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pàn)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水国秋风萧瑟被西风摇落片片黄叶,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
像是屈原在江边深情吟诵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边送别的时候。
你们怎么能诋毁中伤我的道义所在,我的这份心思只有那苍天才知道。
苍白的容颜如今又增添了些许白发,现在想辞官归隐已经太迟了。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大夫:此指屈原。泽畔:湖泽之畔。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蔡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的地区,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国”代称之。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暮依杖水”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出句是因,对句是果;前句写景,后句抒情,写景具体,抒情概括,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被秋风拂动的、郁结在诗人心底的“羁绪”究竟是什么。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不过,自己虽然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样含冤至深,但他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同样仿佛一二。因此,颈联就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尽管他们费尽心机,陷害贤良,并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鬼神可鉴,苍天有知。如果说,“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作者借古人写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两句,则是作者对这一既成事实的不满、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对陷入于罪的小人的轻蔑,也表达了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自古官场皆为是非纷争之地,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这些烦恼,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如今的作者宦海沉浮,几经折磨,“苍颜华发”,垂垂老矣。经历了这样身心俱瘁的痛苦后,即使是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晚太迟,何况获罪之人,羁绊在身,并无辞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懊悔心情,同颔联,颈联相比,虽然显得压抑沉闷,令人有迟暮之感,但同时也能激起人们对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的作者更多的同情。
从诗题来看,西下的夕阳映照着波光鳞鳞的水面,作者倚杖伫立水边,映入眼帘的景色当远远不止“水国西风小摇落”这一句所能概括。然而作者却无心观景,除了这一句外,全诗几乎没有接触到任何其实就在他眼前的具体景物,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羁绪”该有多么复杂,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触动,便同决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绝。
郑侯好客如郑庄,客常满座酒满觞。春来洛城被花恼,千金一醉姚家黄。
慇勤置酒急招唤,更来古寺窥红妆。春风微寒春雨细,秉烛看花花已睡。
春光骀荡与妖妍,夜色侵凌增妩媚。卧枝不起终无言,脸泪欲垂如有意。
樽中有酒客当歌,我醉欲眠人未起。君不见春来雨急风屡颠,危芳堕地无馀妍。
扫花恐被落红笑,持杯欲倩何人传。愁多满怀乐事少,人自惜花天不怜。
烹羊炰羔且为乐,酒酣耳热亦不恶。明朝有兴却重来,莫遣残红抱青萼。
萧萧衰鬓泣行踪,世难为儒此日逢。羌笛月明悲甲胄,羽旄风动起蛇龙。
空怜梦绕渔阳驿,几见碑悬立马峰。倚剑辕门看壮士,有谁投笔觅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