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北海游,珥笔陈良谋。徒步而南来,意气凌马周。
贪吏乱法令,如茨不可束。子中有大志,每甘胯下辱。
他日得从龙,其锋谁敢触。今日君子来,非为五斗粟。
君子慎择术,痛恨陪全真。调心正是妄,堪笑学鸟伸。
一日错下脚,万劫含酸辛。平生大梦中,不识庵中人。
一言赠吾子,宗匠宜相亲。
猜你喜欢
动中涵静是天机,静有工夫动不非。
会得存存存底事,心明万变一源归。
不是衰翁爱索居,只缘多病故人疏。来依陆氏三间屋,胜得刘公一纸书。
同辈谩推年齿大,后生应笑老成迂。知心赖有通家子,早晚相过意迥殊。
春色迷人恨正赊(shē),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着梨花。
帘外有情双燕飏(yáng),槛前无力绿杨斜。小屏狂梦极天涯。
春色迷人而愁怨却正长着,怎能忍受丈夫远游不归,和暖的春风吹拂,轻柔的雨露滋润,梨花盛开。
帘外的春燕似有情般相伴同飞,槛前的绿杨树无力地斜向一边,小屏风后只能空做着到天涯相随的梦。
2、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242页
赊:多。韦庄《出关》诗:“马嘶烟岸柳阴斜,东去关山路转赊。”恨正赊,即恨正长。可堪:哪堪。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飏:轻轻地飞扬。狂梦:荒诞之梦。一说即痴梦。《广雅·释诂》:“狂,痴也。”
上片“春色迷人恨正赊”一句,起得出奇。“春色迷人”本应逗人喜爱,延之长久才好,因而每有叹惜春天“留不住”的诗词。可是此词却嫌恨它逗留人间的时间太长了,由“迷人”转而为“恨”,感情的落差似嫌太大,颇令人难以捉摸。但是紧接上一句“可堪荡子不还家?”以问作答,那原因再清楚不过了。这是少妇自问抑或问“荡子”抑或问别人,那无关紧要,总归她是在倾吐愁肠的来由:春色迷人,而荡子不在身边共赏,那闲愁怎能让人经受得了。又岂能不迁恨于惹她伤心的春色,嫌它漫长。
“细风轻露著梨花”一句,是写景,也是写人写情。清晨,春风拂面而来,雪白的梨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格外清新幽雅,却又不无冷清之感,给人以“梨花带雨”即少妇落泪的感受。这句寓情于景,写少妇面对春景伤心不语,潸然泪下,表现了思妇那孤苦纤弱的心。
下片“帘外有情双燕飏,槛前无力绿杨斜”两句,是缘情写景。“有情”、“无力”相对而出,可见女主人公的心思不在乎赏春惜春,而在于寻求夫妻朝夕相伴的恩爱生活。在她看来,纵然是盎然滴翠的阶前杨柳,也以其无人伴赏而显得“无力”——黯然失色,毫无生机;只有象燕子那样结伴双飞,自由自在,才有情有意有乐趣。然而丈夫不在身边,眼前留给她的是一片索然。
但是,少妇不甘心于这等寂寞闲愁,结句“小屏狂梦极天涯”,尽写出她执着的追求。写女子用“狂”字,似与身分不合,却恰能写出少妇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急切心情,可知她定然能做出一个美梦。一句之中,“小屏”与“天涯”这样空间对比度极大的词语连用,也有极好的艺术效果。那屏后的少妇,为在梦中寻觅“荡子”,那怕到天涯海角,也无所顾及。纵然那里没有迷人春色,没有洁净的梨花,甚或没有双燕飞舞,没有杨柳依依,只要有他,便有情趣,有意义。于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钟情,对爱情的坚贞。前人认为此结句有“振起全片”之妙,此评宜哉。这首词缘情写景,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语言优美动人,比喻贴切,含蓄蕴藉,结句振起全篇,殊可玩味。
林木萧骚万窍号,帝城秋色与天高。一轮明月思千里,两鬓西风惊二毛。
道路几时能税驾,江山随处可挥毫。邀朋共作新晴赏,怪得诗豪酒更豪。
幽人巳趁桂萝裳,古刹还求鸳马乡。物外灵花偏谓好,山中红日倍疑长。
仙莺巧和禅琴媚,帝草鲜承客履香。超秀不嫌无世侣,支公开径足游翔。
支厦资寸莛,涉江寄孤艇。弗顾胜弗胜,乃诿幸不幸。
舜华朝暮期,苍松岁年迥。从渠宝康瓠,我自有岑鼎。
与物无心心颇宽,无才赢得本无官。更无文字劳神思,缄口无言漫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