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朔客渡桑乾,野水潺潺滴沥寒。回首燕南烟雨外,西风沙雁报平安。
猜你喜欢
桑乾八月寒,胡中射生早。
弯弧决封牛,群氐醉眠草。
白登山头熊夜啾,胡人火猎无时休。
并州小儿惯厮杀,夜半窃得丁零头。
左手接飞鸢,右手挟双矛。
马上吹胡笳,扬鞭入朔州。
嫖姚帐前交首级,但问几颗能封侯。
吁嗟!死士在边不用忧。
西风飒爽吹苍烟,明明者月生中天。抱琴当月三叹息,无人解听清风弦。
若忆新安曹季子,平生识曲通幽玄。我弹古调自怡悦,君独倾听忘宵眠。
商歌相和出金石,一弹再鼓声渊渊。朅来不得数晨夕,松石相赏虚三年。
闻君家在翠岩北,黄山岚翠相澄鲜。安得十年毕婚嫁,从君卅六云峰巅。
容城浮邱挹我袖,徜徉黄帝丹炉前。有时天乐出虚碧,琅璈湘磬云中传。
与君更作《水仙操》,仿佛回刺成连船。山林杳冥海水立,移情怆叹惊飞仙。
暝色动山郭,近乡频拂衣。田园新麦熟,风雨远人归。
母念应扶杖,儿迎早候扉。从头说风土,语笑满庭闱。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尝尽辛酸。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种情绪诉诸笔端。常建的《落第长安》和无名氏的《杂诗》就充分刻画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痛苦,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
唐代诗人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落第长安》是他落第失意之作。本诗以设疑起句,诗人本来有个充满幸福和温馨的家,但不能回去,还要留在异地他乡。这种设疑的手法,促使读者往下读。“耻”、“失路人”揭出了谜底——政治清明却金榜无名,作者这个落榜之人只能无限羞愧。
作者不回家,是因为害怕家乡的花鸟会耻笑于他。从“莺花笑”三个字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羞愧之深。花鸟都会耻笑他,那么人会怎么样?结果不言而喻。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以虚写实,用“莺花笑”表现人的复杂情感,细腻而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既然害怕遭人耻笑,那就不回去了吧。可有家哪能不回呢?对家园的思念又是那样的深切!诗人落第后的沮丧和有家难归的无奈在诗中表现得极为深切,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的无声呜咽,这种压抑的情感,更让人同情,更能引起失意人情感的共鸣。
大涤仙翁谢往还,萧然几席奉清闲。胸中旧已吞云梦,人望从来重泰山。
书到钟王方绝学,文非典诰不须攀。名言一一皆公语,它日亲闻广坐间。
帝都花下佛名经,独旅荆南汉客星。贵竹几年无解甲,辽城何日拟还丁。
寓公且赋非吾士,太史仍书旧御屏。当宁即今勤宪老,四朝人物剩仪刑。
路转峰回觉有村,数间茅屋瞰山阴。
午炊已饱翻匙玉,腊醖仍拚挂杖金。
穷去作文和鬼送,兴来得句倩蝉吟。
一声横笛斜阳外,吹起江湖万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