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馆空青里,春船罨画中。鸥波千丈雪,渔笛一丝风。
猜你喜欢
君不闻昔年天宝全盛时,梨园玉雪千万枝。君王夜入月宫去,后庭愁损千蛾眉。
银桥阁道相连属,十二阑干倚寒玉。归来不忆天上游,独记《霓裳羽衣》曲。
沉香燕坐清夜长,流苏宝带悬明珰。一百五日寒食节,三十六宫明月香。
阿环睡足娇无力,梦绕巫山楚云碧。六花散作晴雪飞,落地瑶华晓无迹。
渔阳一夜飞边尘,六龙万里天西巡。马嵬肠断埋香玉,蜀道天高空白云。
东归坐叹年华暮,遥夜漫漫谁与度。梨园子弟生白头,满眼新人不如故。
尔来此恨六百年,花开岁岁春风前。乾坤旧事逐流水,画图却向人间传。
半幅齐纨渺萧瑟,拭眼春风香雾湿。当年画史知几人,不为君王写无逸。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qú)塘。
青枫(fēng)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瞿塘:即瞿塘峡,险峻为三峡之首。
孤舟客:作者自指。
竹枝词本为民歌,大抵唐人所写多为儿女柔情,或离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题外,多歌咏风俗人情。这首竹枝词为作者舟过瞿塘峡的旅思之作。长江三峡凄清冷峻自古闻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作者此时孤舟过峡,眼见秋草荒芜,寒月当空,冷烟萦绕,峡深流急,令人胆寒心悸。作者在此“实话实说”,倒跳出了前人窠臼。这样写来更见出瞿塘峡之险,“断肠”并非是凄厉的猿声,而是这阴森恐怖的江峡,江峡之险才是令人“断肠”的真正原因。
何处吹横笛,萧萧荻苇丛。徐看钓艇出,蓑笠一渔翁。
昨夜江门把春酒,满船明月唱阳关。五羊城中消息断,君去东吴几日还。
我丈风流元祐枝,晴轩雨雹笔端迷。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名园幽寂宜春画。相携几度衔杯酒。四顾绿阴浓。可人满座中。
兰亭非昔比。复社差可拟。吟兴尽阑珊。斯盟何可寒。
僧楼听雨,厌花侧虫鸣,好秋过半。记得微醺上画桥,十五雏姬回看。
柳掩筝床,风吹舞帐,的是秦淮岸。归来闲叹,凉杀也无人伴。
荡子青衫失意,转眼江山,便把三春换。药圃糟丘计未成,何况罗襦粉汗。
月落城乌,露沾宫草,旧事君须算。且留残梦,莫被邻鸡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