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无暑亦无寒,淑气芳风不出山。扫叶僧归云未湿,卖花人去蝶先还。
满庭修竹下黄叶,千岁古松生绿烟。尽道雪中依裸壤,我疑夏室是冰天。
猜你喜欢
悬流脉脉又涓涓,浣水为花到席前。我为天穿来炼石,僧从雨下度流年。
月中溜洒黄金泪,壁上云生火玉烟。山下四邻皆雨外,天瓢枯槁蛰龙眠。
楼阁天然石削成,山为栋宇石为楹。丹砂伏火有光景,石斛依空无死生。
叶落世间多月色,瓢亡林下欠秋声。山中水石皆吾党,竹兔松鸡不用惊。
满林翠雾湿麻衣,山影遥侵白板扉。竹石无心吾所畏,烟霞有疾不须医。
梦骑鹤处天逾阔,歌遏云时花不飞。燕子归来背人去,吾庐无地可栖迟。
岩穴冬温夏气清,有时采蕺度崚嶒。閒云起作飞云去,今雨还随旧雨生。
树上菟丝低窣地,阶前息壤暗通灵。人间甲子何须问,只忆山花几度荣。
丹荑满地药生茸,著屐登山春正浓。委羽山人来相鹤,天台道士去投龙。
风传花信归何处,日卷松阴展向东。不见霜岩松下竹,空王未作已心空。
秋空立马大江堤,天畔云山望欲迷。
何事愁心学潮水,朝朝暮暮秣陵西。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jiàn)别人家。
五更惆(chóu)怅(chàng)回孤枕(zhěn),犹自残灯照落花。
春回故乡美妙的景象无边无涯,那优美的小栏高槛是别人的家。
五更时惆怅苦闷又回到我心上,仍是孤灯一盏照着这片片落花。
参考资料:
1、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2-194.
故国:指作者的家乡。春归:指春回大地。未有涯:无边无际。小栏高槛:小小的栏杆,高高的横槛。
五更:天快亮时称五更。孤枕:指作者自己孤零零地睡着。犹:还。残灯:灯已没油,光也昏暗了。落花:指花朵零落,春即归去。
诗的第一句写梦中的境界。作者远离家乡,久久不能归去,又正是大好的春天,思乡之情与眼前之景便衍成一梦,写自己回到了故乡,正是春光洒遍大地,无边无际。这里的“未有涯”三字,既包括姹紫嫣红”、“莺啼燕语”,也有作者的内心活动和无限的喜悦。虽然着笔不多,而喜悦之情却十分明显。次写梦后。一梦醒来,眼前所见却是小栏高槛,环境虽然优美,可惜不是梦中的故乡了,而是“别人家”。在这两句诗中,梦中回到故乡与现实中回不了故乡成了对比,梦中家乡春光大好与醒来“别人家”的“小栏高槛“成了对比。这样便把诗人极度怀念故乡,又恨不得归去的复杂情怀抒发得十分真切。
诗的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写作者梦醒后的心情和环境。这些描写与第一句梦游故乡相对照,与第二句的描写紧紧相连。这里的“小栏高槛”是“别人家”,这里没有了梦游回乡的欢乐,有的只是自己五更独眠,苦闷、惆怅,室内只有残灯一盏,窗外还有纷纷的落花。这样便把诗人的内心世界,把诗人的情态和愁容展示出来,环境的凄凉冷落也写得逼真形象。这样,总观全诗,作者思乡这个题意便表现得更为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