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尚可搏,蛟龙亦易屠。
惟有烂泥洪,蚊虻天下无。
蚊觜甚蝎螫,虻声殷雷如。
壮士不敢触,触者无完肤。
一啮使筋露,载咂令骨枯。
牛马啮尽死,矧兹甿者躯。
造物仁万类,稔此独奚需?得非庶草蕃,变化剧蚍蜉。
譬如虮与虱,所贵日爬梳。
否则必滋蔓,蔓草苦难图。
我欲诉真宰,愤切拟包胥。
上帝必震怒,下令行天诛。
蓐收将中军,风伯为前驱。
一鼓清八极,斯丑谅安逋。
尔虻法必歼,尔洪理难潴。
听甿秉耒耨,庶草悉诛锄。
要令众蚋都,化为粳稻区。
作贡奉明祀,庶足报锱铢。
猜你喜欢
满洞苔(tái)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yuán)。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zhān)。独枕空拳。与山麋(mí)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占尽风女笑桃花随着溪水流落晴川。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夜晚入静独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与山麇野鹿同眠。天亮时残霞还未消散,淡雾沉绵。罗浮洞府晋时才有人来,唐尧时始开,伪刘称汉时方显。
参考资料:
1、张国荣编著.宋词三百首译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第630页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双调小令,六十六字。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问,相传西晋郭璞曾在此炼丹求仙,东晋葛洪亦得道于此,道家列为第七洞天。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买断:买尽,犹言占尽。石楼:在罗浮山上。
山麋:指麋鹿。残霞:此指晓霞。沈绵:绵绵不尽。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故“笑”之,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空山声声猿啼,使人警省。此时此地,修道之人,静坐默想,独观云月,拥抱宇宙,体悟宇宙奥秘,直观生命真谛,自得其乐,意静神旺。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所谓“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开始犹存世念,如行云蔽月,继而虚室生白,表里空一,终而至人无己,湛然空明,如片云除尽,空中唯皎皎孤轮。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写“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山中生活。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回归到太古时代,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鸟兽相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一切均与自然相融。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是一天开始了,晨霞未收,群峰淡雾绵延不尽,千姿百态,山中风光,洞中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
总之,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看见青虫作蝶时,不知蝶是此身非。
床头为有南华卷,午枕酣来忽梦飞。
吟君昨日早朝诗,金御炉前唤仗时。烟吐白龙头宛转,
扇开青雉尾参差。暂留春殿多称屈,合入纶闱即可知。
从此摩霄去非晚,鬓边未有一茎丝。
帝城花锦地,让与市人居。
万事不到耳,一贫唯读书。
扫床留月宿,种药带云锄。
未晚多先醉,为官恐不如。
翩翩曾公子,子猷定前身。
嗜好准畴昔,了然不缁磷。
寄食平准官,植竹当比邻。
朝与竹相对,暮与竹相亲。
安可一日无,此君真可人。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好在沁阳山色里,一廛宁许寄杨雄。
林下晨鸡第一声,陇头残月伴人行。未知局促盐车下,老骥萧萧又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