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春别宴武陵溪,候馆垂杨暖拂堤。忽见画图疑是梦,故人回首洞庭西。
猜你喜欢
人人肠断渭城歌,谁独持竿面碧波。可是无情如木石,祇应此地别离多。
一杯送别古阳关,关外千重万叠山。试问青青渭城柳,不知眼见几人还。
咸阳西距玉门关,万里征人惮往还。此别尊前须尽醉,相逢俱是鬓毛斑。
系马停车待酒阑,骊驹歌断不成欢。凭谁说与图中客,水远山长行路难。
行行重行行,送客安西征。可邻渭城曲,巳作阳关声。
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才闻征马嘶,初见行尘起。
行尘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巳怜柳叶青如线,更爱杨花白似绵。
柳叶杨花春正好,輶车且驻长安道。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
徘徊共劝少留连,泯默相看两倾倒。别鹤离鸾曲易终,百鹩飞燕互西东。
摇摇翠幰城隅日,猎猎红旗野渡风。断歌零舞情难写,分手回头泪盈把。
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天涯风物异方身,争似在家相对贫。
乡梦三更悬马首,回肠九折绕车轮。销磨岁月缘名利,鸿飞不至人偏至。
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
销魂莫续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chán)湲(yuán),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
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niǎn)残香,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xiè)。
潺湲:形容河水慢慢流的样子。停凝欲挽东流驾:喻香塘将湘江水留驻于此。东流驾:指湘江之水。
羽化:旧时迷信的人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叫做羽化。灺:蜡烛的余烬。
此词选自《王夫之文集》。王夫之的《潇湘十景词》集潇湘胜景,抒赞颂真情,令人大开眼界,乃明清之际词作中的精品。《十景词》均以《蝶恋花》谱之,整齐划一却不失灵动,情随景移而独具匠心。前四景分别绘永州四处颇有代表性的绝胜——宁远舜岭云峰、东安香塘渌水、零陵朝阳旭影、祁阳浯溪苍壁,有山有水,亦虚亦实。描摹则生动形象,给人亲临其境之惑:抒情则真切细腻,传递着诗人的别样情怀。在他的笔下,或险怪、或清冷、或瑰奇、或迷蒙,均以情贯之,恰到好处,故脍炙人口。
这首词涉及这些问题:香塘为何香气不绝?渌水何以澄碧冰清?是桂子飘香,顺漓水而下,注入湘江,汇聚到此而使然;是众溪潺湲,不舍昼夜,在此吐故纳新而风情万种?是造物主恩赐捻香引河?答案是什么,无须深究,有一条却是千真万确的:千百年来,香塘以其甘甜清纯、绿水碧波招引和接纳着历朝历代到此观赏的名士淑女、迁客骚人、庶民百姓。面对那曲折有致的溪流,那纤尘不染的方塘,那凝香溢彩的涟漪,那优美动人的传奇,惟有净化,惟有陶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官场中的升降黜罚,顿时会被香塘的清流冲洗得一干二净。
词人忽而沉思默想,似走火入魔:塘边百尺危崖是何人移置于此?那一柱沉水香的石壁又是何人将它植入莓苔隙缝之中?能找到这位力大无穷、为人间带来福祉的神仙吗?这时,只觉得寒气逼人。忽而想到屈原《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因而悲喜交集。
与《蝶恋花·舜岭云峰》相比,此词格调颇有些低沉。描述之中略显伤感,赞叹之外已蕴悲情,诗人在遣词造句时有所考虑,如“哀泻”、“残香”、“悲余灺”等便是。
天地含秋思,絺绤生凉意。归去来兮,志在高山流水。
樵唱渔歌,了太平身世。尚怜儿女为累。
复何事。野鹤心万里,鹪鹩一枝堪寄。搔首西风,古往今来如此。
渺渺予怀,羌众人独异。浮名高谢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