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笔淋漓写竹枝,分明风雨满天时。
此中意恐无人会,更向其间赋小诗。
猜你喜欢
人初静,月正明。纱(shā)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líng)。
人刚刚静下来,月色正是明亮的时候。白梅花枝斑驳地斜映在纱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戏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样凄凉孤零的景象。
参考资料:
1、蒋星煜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玉梅:白梅。弄影:化用宋张先《天仙子》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句意。
马致远写了二十多首“落梅风(寿阳曲)”重头小令,内容都是言情,都写得情韵绕梁。这支小令是其中之一。
这支曲子写一个独守空房的年轻女子的哀诉,放在诗歌中,便可加上“闺怨”的标题。散曲与杂剧不同,往往不需要“自报家门”,便可从曲文的情调和构思中来判断出主人公的身份与处境,这也是这首小令饶有兴味的一个方面。
“月堕霜飞,隔窗疏瘦,微见横枝”(宋杨补之《柳梢青·梅》)、“寻常一样窗间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都说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动人效果。此曲的起首三句,不动声色,也描绘了月明人静时的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然而,小令的女主人公却别有怀抱,窗前的梅影不仅未使她愉悦,反而使她感到一种遭受嘲弄的意味。曲末的两句,就造成了这样的转折。
“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是绝妙的构思。它承接了前文的“玉梅斜映”,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而挑现出女主人公在长夜中“孤另”的事实。本来人自人,梅自梅,梅花即使不存在媚人的本心,至少也无“笑人”的用意,而作者却故意将两者牵惹在一起,且以此作为女子的愤言,则女主人公的孤零、悲愁,就发扬到了极点。更妙的是女子还对梅花的弄影作了进一层的推断,想到了“月沉时”,那时梅花花影随之隐没,自怜不暇,也就无法再“笑人”了。梅花“孤另”与否,其实与月色毫不相干,作者故作文心,以“痴语”的表现手段,便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女子独守空闺的深怨。全曲五句,“人”、“花”、“月”各重复出现两次,却因作者构思的婉曲,令人不仅无累赘之感,反觉愈转愈妙。小令以五分之三的句子写景作为铺垫,而于末两句力为逆折,拈出题旨,且使前时的月窗梅影由清美转为清凄,举重若轻,可谓扛鼎之笔。以梅喻人、衬人固是诗歌常法,而小令于喻于衬更为曲折奇巧,语淡韵远,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秋声一夜满长安,密雨疏风次第寒。幽草落花归思乱,寂寥终日倚阑干。
已辞潭柘山,更问他山路。山僧知我僻好奇,导入山中险绝处。
阴壑霾云虎豹愁,披榛觅径如有求。侧身牵攀不可上,上者股栗神惝恍。
一峰历尽喘未苏,前峰又复催忧虞。我生筋力能几多,诸艰历试胡为乎?
樵子寻常不肯至,矧乃倦客冥搜强好事。磴危路滑将恐坠,徒侣微闻杂嗟喟。
忽来片岫平如掌,相呼藉草狂歌赏。斯时四望觉身高,下视群山离立皆儿曹。
白云冉冉腾山坳,便欲乘向阊阖随逍遥。恨不携将惊人句,搔首问天天亦怖。
却望居庸鸟道回,茫茫绝塞风烟开。燕昭遗烈安在哉,渔阳豪侠多蒿莱。
古今代谢复何有,惟有兹山突兀无衰朽。呼取驴背酒一瓢,酹我山神劝我友,长笛一声出林薮。
蛮讴翻入龟兹部,兴发一齐开笑口。须臾雨过卷衣凉,薄醉都忘山路长。
前于后禺满空谷,山下人疑啸凤凰。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海阴徂暑简书忙,偶趁祥曦上省堂。好酒一尊琴数弄,人间真有马丹阳。
李侯手挽三石强,左射右射势莫当。饮羽犹然动逸劲,白日迥接星飞芒。
綵旌乱驰鼓人震,徐插繁弱神扬扬。江南野夫不肯降,气挟岱岳超扶桑。
乍腾手势身亦转,矢落不见东西飏。道傍儿女相走笑,比着束手无馀长。
主人玉杯竞前醉,李侯颇欲誇其技。自云昔者师刘焘,罢看诗书驰猎骑。
珊瑚仆姑千金装,戎锦韎韐五花队。焘也逡巡独前出,指顾万象俱辟易。
皎如宵月横控弦,飒尔秋霜见鸣镝。众看云中一片白,宛转血坠摩空翼。
猿猱叫号麋鹿窜,袒跣手割分肩肋。精能远出都护右,猛志坐夺材官色。
风尘将相在一身,往见主揽甘泉策。刘子慷慨欣握符,李侯沉冥困执戟。
非但折节攻三馀,亦逐时人理簿书。雄心隐隐见眉睫,世事忽忽甘籧篨。
英雄善藏须莫识,辱国之艺何欷歔。我醉为歌平原下,青霾森森日色亚。
安得一箭万里空,野夫饱饭看君射。
生来未始事田畴,无岁无时长有秋。随分杯盘俱是乐,等闲池馆便成游。
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欲俟河清人寿几,两眉能著几多愁。